黃武七年(228年)的時候,當時在東吳任職的周魴便給魏國去信,聲稱自己掌握東吳軍隊部署的七大破綻,自己願意投降然後引魏兵攻擊這些漏洞,爲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周魴還隨信寄去了自己的頭髮。魏軍信以爲真,派來大軍接應,早有埋伏的吳軍突然突襲,曹軍死傷無數。周魴因爲這出翻版苦肉計成功,被加封爲裨將軍、關內侯,在位置上當了13年的官,最後病死。

周魴的寶貝兒子周處長大後成了當地有名的流氓阿飛,整日馳騁田獵,不修善行,縱情肆欲,所以很讓老百姓忌恨。他自己也知道百姓對自己有意見,但百姓只是對他側目而行,敬而遠之,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表示。殊不知人民對他的仇恨正在心裏醞釀。

魏晉第一勇將,斬龍殺虎,卻死於政治暗害

沒過多久幾個老奸巨猾的老族長便出面來求見周處,見面先誇獎了一番周處,說他是鄉中的英雄,大家紛紛想選他做派出所的所長呢。然後便故意哀聲嘆氣,做痛苦狀,涉世不深的周處便中套了,於是問道:“今時太平無事而且五穀豐登,有什麼憂愁事呢?”老族長便對他說:“南山有白額猛獸,長橋下有兇惡長蛟,此二患不除,鄉中將永無寧日。”於是周處豪爽地答應要承包此項除害工程,老族長們立即轉憂爲喜表示當週處凱旋而歸時,將專門召開表彰大會。

周處知道此次任務十分兇險,但是一方面可以爲百姓謀福利,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轉換形象的機會,所以甘願冒險去完成。當週處九死一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遍體鱗傷氣喘吁吁的回到故鄉時,卻遠遠聽到鞭炮聲。原來周處去了三天三夜,大家都認爲他已經死了,於是開始紛紛慶祝一石三鳥的計策圓滿成功。

魏晉第一勇將,斬龍殺虎,卻死於政治暗害

周處站在那裏,此刻渾身發抖,猛虎與巨蟒都不曾讓他如此恐懼,他見識到了天地間最陰狠毒辣的東西,那就是人的計謀。

傷心欲絕的周處決定浪子回頭,重新開始。於是一方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努力樹立自己忠義誠信的形象。沒過多久,官府便給他寄來了聘任證書。周處首先擔任了吳國的東觀左丞,孫皓末期的時候,又被提拔爲無難督。

但是沒過多久,晉朝便滅了吳國,周處輾轉到了洛陽以後,先後被任命爲新平太守、廣漢太守等職,周處充分展現了法律與斷案素質,轄區內堆積的陳年舊案,全部得到公平解決。

後來周處被調到了皇帝的身邊工作,擔任御史中丞,負責官員的監督審查工作,他常常不講情面,不顧關係地檢舉彈劾官員的違法行爲,因此得罪不少人。當齊王司馬肜違法的時候,他仍然揪住不放,進行了深入調查和詳細曝光,司馬肜便忌恨於他。

朝中有不少大臣也對周處的剛正不阿特立獨行很是討厭。後來氐人齊萬年造反,於是大家便紛紛推薦周處出征,他們運用的是捧殺戰術,先是一致稱讚周處是“吳之名將子也,忠烈果毅”,此項戰役他一定要出馬。但是他們接着又推薦夏侯駿擔任周處的上司,使周處有名無權,難有作爲。

夏侯駿平日剛愎自用,對下屬便刻薄無情,伏波將軍孫秀看出了衆人的詭計,恐怕周處此去凶多吉少,便對他說:“你不如以老母病重爲由請個假,避開此次行動”但是紅臉漢子周處回答說:“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意思是說,朝廷要我的命,那還不容易,兩個字,拿去!

連對手齊萬年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在開軍事預備會上他分析道:“周處在新平的時候,我和他打過交道,這個人文武全才,如果此次來他當一把手,那麼我們無法抵擋。但是他倘若受制於人,我們便有機會了。”

接着又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梁王司馬肜被任命爲此次戰役的最高統帥。周處一聽這個消息便知道情況不妙,司馬肜肯定會因爲前事報復自己的,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看來好漢要喫眼前虧了,於是悲慨上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當時賊軍囤積在梁山,大約有七萬人,於是夏侯駿逼迫周處帶五千人出擊。周處向司馬肜申訴道:“軍無後繼,必至覆敗,亡身是小,爲國取恥是大。”司馬肜仍然要求周處按原計劃進討,周處無奈領命。

戰鬥快要打響的時候,周處的軍隊還沒有喫早餐,司馬肜便命令他們出征。周處知道此去萬難生還,便賦詩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馬觀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終。”

詩吟完,周處便帶領部隊開殺,從白天戰鬥到黑夜,斬首敵軍一萬多人。弦絕矢盡,等不到救援,周處最終英勇犧牲。

魏晉第一勇將,斬龍殺虎,卻死於政治暗害

朝廷大員們見到借刀殺人的計策得逞了,便紛紛撫掌相慶,但是還要裝作悲痛的樣子,紛紛表示哀悼與追思。他們紛紛要求朝廷對周處進行表彰,於是皇帝下令追贈周處爲平西將軍,賜錢百萬,並對周處老母予以奉養。

可嘆可恨,再英勇的將軍,也抵不過陰險政客的背後暗箭!

魏晉第一勇將,斬龍殺虎,卻死於政治暗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