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是現在被人們廣泛用作風水魚來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原產地稱之爲AROWANA,華人的發音爲“亞羅娃娜”,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嚥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隸屬於OSTEOGLOSSIDAE科(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龍魚廣泛分佈在南美洲、澳洲等亞熱帶地區,也因爲其體型酷似中國的龍,所以俗稱龍魚。

龍魚,屬於骨舌魚科,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該魚的發現始於1829 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色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之後 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比婆羅洲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真正作爲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50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紅龍魚價格差異性比較大,主要是取決於紅龍魚品種。一般情況下,同是紅龍魚,但是品種不同,紅龍魚價格就可能相差數萬元。紅龍魚,按照顏色可以分爲橘紅色、粉紅色、深紅色和血紅色四種,顏色越深越紅,其價格越貴,尤以血紅龍最爲名貴。

這一種大多數美國人都不認識的魚,也就是紅龍,爲什麼這種魚會變得這麼珍貴?

紅龍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釐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豔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鬚。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飼養水溫24~28℃,水質爲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麪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亞洲龍魚是全世界最昂貴的觀賞魚。這是一種來自東南亞的熱帶淡水魚,在野外可以長到將近1公尺,差不多就是一隻雪鞋的長度。這種魚也是兇猛的獵食動物,歷史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它有大片大片閃爍着金屬光澤、看起來像錢幣的魚鱗,下巴上還有鬍鬚。遊起泳來彷彿是中國農曆年遊行上的舞龍,就是因爲與龍相似,所以有人相信這種魚能帶來好運和財富,也因此成爲很受歡迎的觀賞魚。

因爲野外幾乎已經沒有這種魚了,但繁殖場卻年年都繁殖出成千上萬條亞洲龍魚。從這一種魚身上,就能看到現代保育的完整歷史。 1970年代,國際社會纔剛開始因爲保護瀕危物種的共同理念而團結在一起,當時的想法是要禁止所有物種的交易。這也是發生在亞洲龍魚身上的故事。當年它還只是一種普通的食用魚,是沼澤地區居民會抓來當晚餐喫的東西,人家甚至不覺得龍魚有多好喫。因爲它刺多、味道又不怎麼樣。但由於它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加上繁殖得很慢,所以就上了這個保育物種名單,禁止國際交易。誰知道這個決定卻產生了意料之外的後果,因爲這個名單給人物以稀爲貴的感覺,竟因此幫這種魚在觀賞魚界開拓出一片市場,變得奇貨可居。

再次,紅龍魚價格的高低也和它的飼養成本有着很大的關係。紅龍魚是肉食性魚類,主要是餵食泥鰍和草魚等肉性餌料,飼料的成本大約是一天3元。另外,紅龍魚對水質的要求相對較高,適合的水溫應該是在28攝氏度,因此需要購買具有最佳溫控效果的魚缸,市場價通常是在五千元左右。在日常的飼養中,飼料費、水費再加上電費,每天的成本價幾乎是在10元左右,一年就得3650元,計算下來飼養紅龍魚第一年的花銷就得8650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