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思维:活着就应该好好读书找好工作结婚生子顺其自然等死,钱是万能的,科学是真理,社会发展靠生产力,宗教是怯懦的人寻找的精神安慰,艺术是为了陶冶情操,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作用取决于价值,偏执是愚蠢的标志,世界上没有神。

哲学是阳春白雪,娱乐至死才是真理。哲学除了装X以外没有任何作用,思考是闲人才会做的事情。

你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从没有这样想过,可我听过很多人都这么说。

那么你怀疑过吗?如果你在从未怀疑和审视的情况下就已经把他当成了人生真理,

那我只能说——哲学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学会自省,或者换个词语,叫做审视。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尼采说,一切价值的重估——这是我关于人类最高自省行为的公式,它已经变成我的血肉和天才。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不见贤而内自省。

可惜,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既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自省,也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最后仍旧是那个天真的稚童,是泯然众生里的一位,是浑浑噩噩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自己真实样子的人。

而这就是自省的价值所在。它让你审视你的生活,对你的生活进行重新评估,抛弃所有不必要的标准,最后只留下一个。你可以称它为原则或是信仰。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哲学家的信仰。

宗教徒——神

苏格拉底——理性

黑格尔——辩证法

尼采——权力意志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爱因斯坦——对思考的好奇

……

咱们这种小人物呢,是没有资格评论这些哲学家的,可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一群懂得谦卑、敬畏的人。而试想如果这些人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呢?应该会被送到精神病院里去吧。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里反复论述一个道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媒介不仅仅是媒介,而是影响着内容,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从2G到4G,甚至即将到来的5G,我们可以看到媒介的形式在一步步转变,从文字到视频,从描述到形象,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又丢失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呢。

所有的媒介被“娱乐”这种因子疯狂的占领,我们生活中那些严肃的、理性的、深刻的东西不见了。哲学也好,文学也罢,基本上已经走到了没落的边缘。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夜空中的星星,你有多久没有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度过一本书,你有多久没有和好友进行过一场深层次的含有探讨意义的对话?或者说,你还有这样的朋友吗?

舆论的力量过大,独特有见解的思想不需要存在。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被我们所摒弃的不实用的那些被称之为理性、哲学、深刻之类的东西,才能给予我们的生活无限可能。

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正在逐渐走向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