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黨員帶領千戶村民種榨菜致富

1

“人活着就要奮鬥,只要堅定了目標就朝着目標走下去,打一槍換一炮是不行的。”近日,在黔江區黃溪鎮新民村三組一榨菜廠裏,說起幹事業的初心,廠長黃奎堅定不已

奮鬥在基層 成當地致富能人

初見黃奎,雖然他身型有些瘦小,但給人感覺能量滿滿。這位80後農村小夥,說話堅定,樸實誠懇。“我一生沒有走出過家門,總是面對着這一片黃土。”他和村裏其他年輕人不一樣,初中畢業後,便一直在家鄉發展生產,沒有跟隨潮流外出打工。

18歲那年,黃奎在村裏申請入黨,19歲時便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一直在新民村村民委員會工作,服務鄉民。因爲黃奎工作熱情誠懇,尤其是黃奎做事的決心和發展產業的頭腦深受當地老百姓信服,2017年,黃奎被推選爲新民村村民委員會主任至今。

“生在農村,不發展產業是不行的,而農村的產業無非就是種養殖。”2008年,24歲的黃奎開始籌劃着發展農村產業。蠶桑是當地一直以來發展的產業,收入較穩定,於是,黃奎第一年便發展了100畝蠶桑。

除了蠶桑,還得尋找新的產業發展點。黃奎想到,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料,經過仔細思索,他決定試種辣椒,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邀請農民入股,由黃奎購買辣椒苗,農戶種植,農戶再將辣椒賣給黃奎,第一年便試種了100畝。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種植,辣椒長勢良好,看着滿地紅紅的辣椒,黃奎臉上笑開了花。可是,之後,黃奎笑不出來了。這麼多的辣椒一下子突然成熟,每天幾千斤的量該賣給誰,黃奎完全不知道。

跑市場迫在眉睫,經過多方打聽,黃奎瞭解到重慶有一個盤溪市場可以收購辣椒,於是,連夜趕上重慶,一路打聽,終於找到了盤溪市場,經過努力,黃奎如願的找到了收購商,辣椒銷售問題總算是得到了解決。

之後的幾年,黃奎的蠶桑基地和辣椒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辣椒種植達到了1000畝,畝產最高達了8千多元。一時間,在新民村及周邊各村,黃奎成了致富能人,在當地小有名氣。

種榨菜16年 帶領村民齊致富

辣椒一年只有一季,秋季收割,土地便閒置了,黃奎心想,如何讓閒置的土地再利用,可以發展冬季種植產業。黃溪鎮政府黨委書記王山河得知黃奎的苦惱後,聯繫到涪陵榨菜廠,雙方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於是,黃奎前往涪陵榨菜廠進行考察。經過和涪陵榨菜廠協商,黃奎種植榨菜,進行初加工,再由涪陵榨菜廠收購,這樣,既解決了土地閒置問題,又解決了榨菜售後問題。2016年,黃奎將1000畝種植辣椒的閒置地改種榨菜,然後,由黃奎進行初加工,再銷售給涪陵榨菜廠,第一年便取得了成功。2018年,嚐到甜頭的黃奎將榨菜規模擴大到了5千畝,帶動周邊985戶農民種植榨菜,其中貧困戶235戶,低保戶100戶,僅去年榨菜產值就達到了200萬元。

據瞭解,黃奎的基地每天都會有附近村民前來務工,最多時每天有40餘人。在黃奎的基地裏務工,用工優先滿足貧困戶,他每年給務工村民發的工資將近有40萬元。

“初加工1700元一噸,成品卻賣8000元一噸。”黃奎給記者算了筆賬,自己因爲技術和設備問題,只能進行初加工,而成品價格卻是初加工的4倍多,如果能加工成成品,老百姓的收入將翻幾番。

今年,爲了支持黃奎搞深加工,黃溪鎮政府爲黃奎爭取到了100萬的股權改革政策資金,由村集體佔60%股份,黃奎佔40%。得到了資金和政策的支持,黃奎發展產業更有底氣了,他購買了榨菜深加工設備,今年底將全面進行進行深加工。

不僅如此,黃奎還將榨菜申請了綠色食品認證,並且已經成功獲批。黃奎說,既然認定了要發展產業,就要堅持下去,並立誓將榨菜打造成黔江綠色食品標杆,讓黔江人自己的榨菜走上尋常百姓的餐桌。

(記者 黃英 實習生 湛冬蘭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