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北宋末期,由於皇帝宋徽宗的原因,道教興旺,爲了和佛教爭奪影響力,便將一些在民間香火較盛的神靈也被吸納進神仙體系中,關羽這個本土大將當然不容放過。可說從隋唐到明朝民間的關羽形象,被萬人燒香拜佛。

忠義千秋事,贏得身後名

關羽的故事是三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三國志中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被擒獲後的關羽爲了私人兄弟義氣,後來還是離開了曹操而重歸劉備。反觀,岳飛的忠義表現,是對國家對民族對百姓的大義,事蹟簡直不勝枚舉,而絕非私人兄弟義氣這種小義。

正因如此,關羽在其死後數百年,大名依舊響徹寰宇。兩晉南北朝時期,君主誇讚猛將,多以“萬人敵”“言勇必關張”形容,關羽雖然被人尊崇,但尚未到封神成聖的地步。但到了唐朝,由於國家統治者篤信道教,關羽開始徹底神話。

根據唐朝範攄的《云溪友議》和宋初孫光憲的相關筆記。南北朝時期,關羽在他戰死的荊州民間,化身爲一個怨靈關三郎。傳說關羽率領鬼兵進城,百姓們家家戶戶無不恐悚,而輕侮他的人便會身染惡疾,長蛇毒獸跟隨其後。

按照上古時期南方地區的傳說,不得善終的敗軍之將會化爲怨靈,在人間做祟,危害世人,因此便要將這些敗將奉爲神祇祭祀,安撫其怨靈,防止他作惡。如遠古的蚩尤,秦末的項羽,都是因此被奉爲神靈,在民間長期崇拜的。

而關羽同樣也並非善終,相反身首異處,所以也被當做一個怨靈,荊州當地百姓一開始並非自發崇祀關羽的“忠義、勇烈”,而是懼怕他驅使毒蛇猛獸,並令人寒熱戰慄的力量,纔將他奉爲神祇。據說,隋朝時天台宗僧人爲了在荊州一帶傳教需要,宣佈這個在當地流行的“關三郎”關羽,爲佛教“伽藍護法神”,然後隨着佛教信仰的擴散,又經過唐朝幾百年發展,由荊州而四川,由四川而全國,到唐末大亂時已在唐朝都城長安深入人心。終於成爲民間供奉的衆多佛教神靈之一。 由此,唐宋之際,關羽開始佛道通喫。

大宋敬英雄,自此做武聖

到了北宋末期,由於皇帝宋徽宗的原因,道教興旺,爲了和佛教爭奪影響力,便將一些在民間香火較盛的神靈也被吸納進神仙體系中,關羽這個本土大將當然不容放過。道士們在關羽家鄉解州裝神弄鬼,宣佈他們召喚出關羽神靈,斬殺了爲禍鹽池的惡蛟,保障了鹽業生產。關羽從此也成爲道教神靈。一生篤信道教,封贈過無數神靈的宋徽宗,就順勢給了關羽一個“崇寧真君”、“武安王”的封號,道教也因此將關羽列爲神靈。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下令,除孔子的封爵保留外,其餘「歷代忠臣烈士,並以當時初封名爵稱之。後世溢美之稱,皆與革去」「天下神祠,無功於民,不應祠典者,即系淫祀,有司毋得致祭」。 直到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又建立歷代帝王廟,同時詔選歷代三十七名臣,配其享,爲新的國家祀典。而漢末三國人物中,僅有諸葛亮一人同樣被選中。雖然官方不倡導,但伴隨着佛道兩教在民間的廣泛傳播,到明朝中後期,關廟遍佈全國,香火繁盛,甚至超過了官方倡導的孔廟,時人多有記錄。

但此時明朝著名人物對關羽的稱呼:如徐渭《蜀漢關侯祠記》、孫承宗《重修漢前將軍關壯繆公祠記》,稱呼仍沿襲蜀漢官爵諡號,至多是按宋朝所封王號的“關王” 來褒美。

可說從隋唐到明朝民間的關羽形象,被萬人燒香拜佛。在這種背景下,統治者也不得不做出變通。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萬曆帝令司禮太監李恩,到北京正陽門上九疏珠冠一,真素王帶一,四幡龍袍一,黃牌一,加封關羽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加封岳飛爲「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嶽聖帝君。」

是非恩怨,大清成空

到了清朝,情況又有不同。努爾哈赤爲建州酋長時,與其子孫,人人便熟讀《三國演義》,把這本書當做他們的軍事啓蒙教材。受該書影響,把關羽當做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專門向嚮明朝請求賜予關羽神像,並稱關羽爲“關瑪法”(滿語,即關爺爺)。

八旗兵每次出戰之前,必燒香拜佛祈禱關羽護佑。 隨着他們節節勝利,不斷侵吞大明疆土,更加認定這是關瑪法保佑的結果。從順治帝入關起,加封關羽爲“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之後10個皇帝中,先後有8個皇帝共13次封諡關羽,最後變成所謂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乾隆帝更是關羽的鐵粉,甚至連關羽的諡號都強行改了。從蜀漢追諡的“壯繆”變成了“神勇”,後改“忠義”。

而且這都是非常正式、寫在官方記錄裏的政府行爲。關羽也正式獲得了和孔子並列的官方版“武聖”的地位。 同時雍正帝還下令追封關羽三代,在全國各地普建關帝廟。

清代抬高關羽,被很多別有用心的人解讀爲,滿清統治者的有意識引導,把關羽崇拜納入日程, 把兄弟忠義和江湖道義,抬高得比民族大義更重,是維護統治的舉措。這種帶着民族分歧的說法矯枉過正,清朝統治者對於關羽的崇敬,也是確實發自內心。

有清一代,戲臺唱戲時但凡關羽出場,連貴如太后的慈禧以及皇帝光緒都要特意離座位走幾步,以示恭敬, 這更說明對關羽的崇拜確實是發自內心, 早脫離了收買漢人民心的範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