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就在“隆中對”中指明據益州,佔荊州,出漢中,然後以圖中原。北伐大業就已經提上日程了,爲什麼諸葛亮六次北伐都失敗了,究其原因到底是因爲什麼呢?

劉備帝業所在之地在巴蜀,巴蜀之地是個險要的位置,沃野千里,是個天府之國,兵員充足,糧草豐富,是個進可守,退可攻的要衝。但有利必有弊,巴蜀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面環山,和中原的交通往來很不方便,自然也限制了巴蜀之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對軍事力量有所制約,會緊緊束縛住諸葛亮的手腳。

自古兵法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打仗的重中之重,就像當年四世三公的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大敗一樣,也是因爲曹操襲擊了袁紹囤積糧草的烏巢。所以糧草對打仗行軍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巴蜀之地可以據天險而守,但卻也限制了蜀漢出兵進取中原,只要是想要進軍,就必須保證糧草的供給。

諸葛亮六次北伐,第一次本已取得良好戰績,但是由於自己用錯了人,導致馬謖錯失街亭,孟達舉事不利,導致失敗;第二次糧草不濟,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第三次及第四次也都是因爲糧草問題;第六次是因爲天時,一場大雨將上方谷的大火澆滅了,諸葛亮也病逝於五丈原,自此諸葛亮的北伐就告終了。

諸葛亮北伐糧草兵馬都必須要經由金牛道運送,然而道阻且長,敵軍侵擾沿線也會使兵士和糧草多有損耗,糧草運送艱難。蜀漢的地理位置也就決定了不可能大量的、快速的將糧草和軍隊運送至前線戰場,更遑論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戰機了。而司馬懿亦是知曉諸葛亮北伐的問題所在,所以就據守不出,和蜀漢耗着,一旦蜀漢糧草不濟,也就可以不戰而勝了。

所以諸葛亮無論在哪一次北伐中,佔有多大的優勢,只要是糧草不濟,他都有失敗的危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