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以什麼樣的姿態陪伴他,是決定其人格素質的關鍵。有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每到假期,很多家長都會帶着孩子來參觀博物館,隨之而來的不文明行爲,幾乎成了假期博物館的常態。

在博物館裏碰恐龍怎麼了?“靈魂質疑”折射出了啥

正值暑假,很多家長會選擇帶孩子到博物館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近日,一張廣東省博物館的觀衆留言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在留言本上發出了“靈魂質疑”:博物館工作人員“管得好多啊”“不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怎麼了跳怎麼了?碰恐龍又怎麼了”……

對此,廣東省博物館曬出截圖並回應:在博物館內遵循相關的禮儀規範,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館禮儀,從娃娃抓起。

事實上,類似的話題已是老生常談。幾乎每到假期,當博物館遇上“熊孩子”時,都會出現這樣的參觀禮儀問題:

陝西曆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曾在微博中曝光,每次進博物館第一展廳,好多人都是從“牽”藍田人的手開始的……

無獨有偶,武漢自然博物館也在微博中曝光:約400元一隻的蝴蝶標本,被小朋友們破壞掉玻璃展盒、撕扯掉翅膀。

有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每到假期,很多家長都會帶着孩子來參觀博物館,隨之而來的不文明行爲,幾乎成了假期博物館的常態。

未成年的孩子在博物館跑跑跳跳,磕到碰到的可不是花花草草,很可能是價值不菲的展品。爲此,博物館做出限制,既是爲了保護展品,也是爲了避免孩子和家長們利益受損。在一些家長看來,孩子始終是孩子,是需要被包容和原諒的,他們所忽略的一個根本性前提是,公共場所與家庭內部完全就是兩個場景。既然來到了博物館,孩子便也是遊客、是觀衆,而不是要無限遷就的、無限容忍的“小寶貝”。

在廣東博物館留言簿上我們看到,幾乎每句話後面都有好幾個感嘆號,不難看出這位觀衆的內心是有多麼的“委屈”和“憤懣”,認爲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而這一“拷問”的出現,則折射出這位家長自身素質還有待提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基本上都是父母自己的問題。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行爲導師,而言傳身教也並非一句空話。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以什麼樣的姿態陪伴他,是決定其人格素質的關鍵。

一個人的愛心不僅僅表現在呵護孩子身上,還表現在是否具有公德心、在接人待物上是否保持一種素養和善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樣,父母的行爲也對孩子今後的行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不當行爲或言語,不僅會“以愛爲名”而“摧毀”孩子的未來,更重要的是,這些影響因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從而缺少反省。

在父母與孩子陪伴的過程中,絕不是僅僅教會孩子生存,如何獲取知識或者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他的內心種下真、善、美的種子。優秀的素質,是孩子成長無形的價值,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條件。

父母的素質,其實就是“前素質教育”,這種前素質教育的成敗,決定着整體教育的成敗。父母的素質之所以決定着整個教育的成敗,是因爲父母良好的綜合素質代表着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而擁有正確穩定的價值觀念纔是孩子做人做事的基礎。

同時,父母良好的素質就如一股涓涓細流,看似緩慢卻能溫和、全面地浸潤孩子的心靈,爲孩子構建一個和諧輕鬆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才能滋養出健康的心靈、溫厚的人格。

每一個孩子的到來都在提醒每一對父母:該提升自己的素質了。家長們要做的是以身作則,去帶動自己身邊的人,去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代代相承,薪火相傳,則是家族、民族之福之幸,如此何愁小家大家不興?

硬漢男星被曝出軌後又拒降8750萬片酬?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搜更多猛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