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裏,湯婆婆一個人掌管着一個大大的溫泉店,底下很多員工,賺很多錢,誰都不能說她不愛孩子,她簡直甘心爲孩子奉上一切。那麼,根源上,是不是父母只會用愛嬰兒的方式愛自己的孩子呢。

關注

來源 | 年糕媽媽

距離《千與千尋》第一次在日本公映,已經過去18年,我們編輯部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年少之時。

當時看到的,只是一個單純的成長故事:

10歲小女孩千尋誤入神隱之境,獨自一人踏上救贖之路。

如今帶着成年人的心智來看,電影的奇幻瑰麗裏,雜糅進了很多當時日本社會的現實問題,並且在今天的中國一一得到映射,比如大家熱衷討論的環保、經濟泡沫、過度工作帶來的靈魂空虛等等。

今天想討論的,是在這種種之外,我們無法忽視的一個話題:巨嬰。

01

巨嬰這個詞,在2018年入選了網絡十大流行語,我們已經習慣用“巨嬰”來形容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

電影裏,爲了救父母,千尋必須在招待各方神明的澡堂“油屋”裏找到工作,她去找油屋主人湯婆婆求情,僵持不下的時候,震耳的啼哭響起。

這是湯婆婆的孩子坊寶寶第一次側面出現。

▲千尋第一次遇到坊寶寶,只看到一隻碩大的嬰兒的腳踢壞了門。

他的啼哭,純然是個嬰兒,啼哭裏傳達的情緒我們都不陌生:

睡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他要被關注、被抱在懷裏哄逗餵奶,要人誇他是“乖寶寶”,一刻都不能等。

每個嬰兒,都覺得自己是個全能的神,全家人圍着自己轉,能用啼哭換來一切。

▲凶神惡煞的湯婆婆卻輕聲細語地哄着房間裏面的坊寶寶:乖孩子,乖~

慢慢的,嬰兒長大,從家庭生活裏、幼兒園的操場上、同伴的交往中和家長的引導裏,他需要經歷那個“走下神壇”的過程,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開始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但是,如果這個過程缺失了呢?如果一個孩子身體長大了,心智卻仍停留在那個能用啼哭向父母交換一切的嬰兒期呢?

坊寶寶第二次出現,我們看清楚了他的樣子:一個穿着紅肚兜的嬰兒,外形卻比成年人還要巨大。

“巨嬰”這個詞,由此而來。

他有着嬰兒該有的一切行爲,他喜歡哭,靠哭來解決一切問題;如果一點不順着他的意,他就搞破壞;

他也會用暴力攻擊身邊的人,不管對象是誰;

千尋急着去救人,他卻只想讓千尋陪他玩,甚至口齒清晰地威脅:

“你如果出去的話,我就哭,寶寶如果哭的話,婆婆馬上就會過來的,把你殺掉。”

你不陪我玩,我就哭喔;你不讓我滿意,我就找我媽喔——當坊寶寶說着這種話時,幼稚的臉和龐大身軀的不協調感,令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怖。

02

這個角色的塑造,絕不是憑空而來。

宮崎駿在新宿有一座山間別墅,每年夏天,他都會邀請朋友和朋友的孩子來玩,千尋的原型,就是朋友家10歲的女兒,所有那些嬌氣、愛哭、不耐煩,都是他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的。

他擔心這一代孩子們失去了拼搏精神,而巨嬰這個角色,正是這種擔憂的極致呈現。

再看看這兩年的社會新聞,有太多《千與千尋》裏巨嬰的現實鏡像。

在重慶,結婚5年的李女士控訴丈夫“32歲了還沒有斷奶”,丈夫一直賦閒在家,花錢向公婆伸手要,兩個老人還變着花樣給他做美食、當專職保姆,她想搬出去住讓丈夫學會獨立,卻被丈夫和公婆一口拒絕。

48歲的上海人大衛,從小就是學霸,大學讀的是同濟大學,後來出國在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讀了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後卻不工作,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靠患有尿毒症的82歲老母親丁阿婆供養他。

這些活成嬰兒的成年人,明明手腳健全、甚至受過很好的教育,卻只有不斷的依賴別人、對別人索取,連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

這樣的現實,沒有了可笑,只剩下可怖。

誰都不想養出巨嬰,但是我們似乎,都在不自覺地成爲湯婆婆那樣的家長。

電影裏,湯婆婆一個人掌管着一個大大的溫泉店,底下很多員工,賺很多錢,誰都不能說她不愛孩子,她簡直甘心爲孩子奉上一切。

巨嬰坊寶寶有個童話世界般美麗的臥室,裏面堆滿了玩具、零食,天花板就是天空,太陽和月亮可以隨時切換。

但她的愛也很匱乏,她每天爲了生意忙到腳不沾地,最酷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數錢。

她愛得很卑微,孩子對她動輒呼喝,稍不如意就一腳踢到她頭上。

她也愛得很專制,爲了把孩子留在身邊,她編織了一個謊言,告訴坊寶寶,外面都是細菌,出去就會生病。

我們真的能說,這只是虛構的電影嗎?

巨嬰的心態,就如同嬰兒一樣,有任何需求都理直氣壯地要讓父母滿足自己。那麼,根源上,是不是父母只會用愛嬰兒的方式愛自己的孩子呢?

怕他冷,怕他餓,怕他生病,怕他喫苦——

每個父母都是這樣心疼自己的孩子,無論他長到多大,總是想着他還是個小嬰兒那樣,能夠依戀父母,心滿意足地接受父母爲自己做的一切。

就連宮崎駿也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捨不得讓孩子獨自面對種種困難。

“我教育不對,樣樣自己包辦,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82歲丁阿婆這樣反思,悔之晚矣,卻還是無法放手。

這樣的錯,我們誰敢說自己沒有在犯呢?

選擇做什麼樣的父母,很重要。

03

還好,宮崎駿在《千與千尋》裏,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電影裏,坊寶寶被錢婆婆的魔法變成了一隻小老鼠,和千尋一起踏上了冒險之旅。

他終於見到了外面的世界。

從小心翼翼的試探開始,見到了世界廣闊的興奮,一直帶着他飛的烏鴉累得飛不動了,他終於站起來,把烏鴉扛在身上往前走。

從一個被人照顧的巨嬰,到能夠照顧別人,變化在悄悄發生。

在錢婆婆的小屋裏,他用自己的勞動,和朋友們一起爲千尋做了一個護身符。

累趴下,再起來;想放棄,再堅持——沒有人推着他、逼着他,他自立了。

就像千尋在父母變成豬之後迅速成長那樣,巨嬰的變化,再次印證宮崎駿想要傳達的信念:

也許,只有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孩子才能真正成長。

我卻覺得,最有意思的設計,是坊寶寶變成老鼠的時候,身邊一直跟着一隻小烏鴉。

這隻烏鴉,是湯婆婆的隨從,長成小號湯婆婆的樣子。

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感受那樣,孩子不在身邊時,我們總是恨不得“留隻眼睛”在他身上,這隻烏鴉,就是湯婆婆的那隻眼睛。

只不過,這次,烏鴉所給予的,是陪伴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是適當放手的理智;是孩子勞動時的陪伴;

毫無疑問,這是另一種媽媽。

愛不是讓孩子過自己準備好的生活,不是給他安排一切,而是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給他朋友般的陪伴。

04

《千與千尋》的結尾,白龍送千尋到異世界的邊界,他說:“我只能送你到這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了。一直往前走,不要回頭。”

這句話,總有一天,我們要送給自己的孩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總是充滿着告別。

有一天,他會踏上那趟人生的電車,有去無回。

那時候,我希望能給他的行李,是愛和勇氣,而不是捆綁和束縛。

孩子長大、獨立,往往是突然間的事,當父母的看在眼裏,也是一邊欣慰、一邊心疼。

有沒有一件事或一個瞬間,讓你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懂事了?來留言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