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謀不足則大事難成”,能否掌握謀略之法,是決定能否從容處世的一大關鍵,謀略之法並非是陰謀詭計,也不是投機倒把算計他人,而是一種處世智慧,自古以來能夠通達謀略之人數不勝數,他們大都能在其時代有所建樹,成就了一個個時代的佳話。

中國6部謀略之書,濃縮6句謀略之言,洞悉人性道破處世智慧!

在浩如星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先祖也留下了諸多關於謀略的書籍,這些都是他們在他們所處的時代總結的一些人生智慧,雖然時代變遷歲月更迭,但萬變不離其宗,很多至理真知是永遠不會變的。本篇從這些謀略奇書中總結出6條最爲真灼的謀略之言,通融其意便可通達人生。

中國6部謀略之書,濃縮6句謀略之言,洞悉人性道破處世智慧!

一,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素書·安禮》

釋義:產生怨恨的原因是因爲對於小的過錯不知道悔改,產生禍患的原因是因爲事前沒有進行周密的謀劃。

遭他人怨恨很多時候並非做出什麼大錯特錯之事,而是多因忽視一些小錯,即使知道卻屢教不改,才使人產生反感。而對於大事失敗的原因則大多是顧慮不周,事前準備不夠充分,對於可能出現的狀況沒有做好預案,所以事前的謀劃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

二,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衆。《曾國藩家書》

釋義:有利益不能獨佔,要要學會與人分享。謀劃大事參與的人要少,而不能興師動衆。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利益而是人脈,見利忘義只知獨享的人只是自斷後路,令他人遠離散盡人心,終不能成事,懂得捨得之道纔是成人之法,《水滸傳》中的宋江能夠得到衆人擁護就是因爲其懂得此道。而謀劃大事則不可人多共謀,人多嘴雜容易導致計劃敗露,導致失敗。

中國6部謀略之書,濃縮6句謀略之言,洞悉人性道破處世智慧!

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孫子兵法·謀攻篇》

釋義:兩軍交戰攻城略地最上乘的手段是以謀略不費兵卒取之,其次之法是通過交涉達成共識和之,再次是兩軍交戰以武力決一雌雄,最爲下乘之法便是舉重兵攻打敵人城池,如此付出的代價則爲最大,是爲萬不得已之法。

古語云“攻心爲上,攻城爲下”,不論戰爭還是現在的商戰博弈,以及具象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皆是異曲同工,大到國家小到家庭也是以和爲貴,和則百廢俱興,戰則兩敗俱傷,上者謀和下者謀戰。

中國6部謀略之書,濃縮6句謀略之言,洞悉人性道破處世智慧!

四,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鬼谷子·內揵》

釋義:要想達成某一目的,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原委,掌握事態的動向,明瞭對方的意圖及喜好,遵循這樣的規律加以計劃便能讓事情順遂。

兵家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做何事,事先能夠全面掌握與此事有關的一切,當實施起來便會得心應手,才能消除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瞭解的越加詳細所取得的勝算也就越大。

五,凡謀之道,周密爲寶。《六韜·三疑》

釋義:謀略之道的關鍵在於計慮周密,謀劃周詳。

謀者,計也;計者,慮也!所謂計謀便是要掌控大局動向與細節,從而做出判斷和應對的決策。計便是計劃,謀便是制定錯失,計劃要周密隱祕,纔會出其不意,決勝千里運籌帷幄。

中國6部謀略之書,濃縮6句謀略之言,洞悉人性道破處世智慧!

六,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釋義:對於小的屈辱和挫折不能容忍 ,那麼最終將會影響大局的成敗。

越王勾踐能夠臥薪嚐膽,纔有後來的越甲吞吳;韓信能夠忍受胯下之辱,最終才能推秦滅楚。 只有忍辱才能負重,大丈夫處世要能屈能伸有勇有謀,剛柔並濟才能達觀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