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到底为何物

红绿灯作为重要的交通指示信号,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也是小学课本中的一句经典顺口溜!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选择红绿黄这三种颜色?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可视距离要比其它颜色更远,因此,便被用作火车的交通信号灯,同时也因其醒目的特点,很多文化将红色视为危险警示标志。而绿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仅次于黄色,因此成为了比较容易看见的颜色。在早期的铁路信号灯中,绿色最初代表“警示”,而无色或白色代表“全线通行”。

前世今生

据说,1859年,英国一位纺纱工人想出一个以灯光颜色控制交通的办法,他制造了一盏有活动遮沿设备的油灯带到伦敦,可惜的是,当时这个发明并未引起政府重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第一个"红绿灯"于1868年12月10日,在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马路上出现了。那时还没有电,使用的是一种煤气灯,安装在一根7米高的钢柱上,一面是红灯,一面是绿灯,可以转动。世界第一盏电气红绿灯于1918年出现于纽约;上海第一盏红绿灯于1919年出现于法租界;20世纪20年代,上海进而出现自己发明的红绿灯之间的黄灯,1927年,发明者胡汝鼎因此而获奖。

背后趣事

胡汝鼎于上世纪20年代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深造,是爱迪生的高徒。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看到红灯信号亮起(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回去后他反复琢磨,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不过,胡汝鼎可不仅仅是一位工程师,在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于1930年归国,任浙江大学教授。

更加智能化

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红绿灯作为交通指示灯的基本功能,智能化已经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ITS的研发和使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60到1975,年美国研发道路与车辆通信系统,日本研究了道路与车辆控制系统,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最终未能实现。2、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实验,各欧美国家初步形成了智能交通体系。3、产品化阶段,将ITS大量应用到实际交通系统中,并在各种的科技竞赛中,ITS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指挥系统会使得日常交通更加顺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