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雙創”週期間,一家來自成都高新區的初創企業在自己展位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張成都主會場的衛星照片,這張照片是由該公司最近發射升空的微型AI衛星拍攝。

9月5日成立僅百天的成都星時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成都高新一號”與“天府軍融一號”兩顆AI試驗衛星順利升空,衛星上還帶有今年“雙創”周的logo。該衛星的大小與普通藍牙音箱相當。

據成都星時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瓏介紹,相較於傳統的遙感衛星,該“AI衛星”具備了自記憶、自識別、自處理、自適應的能力,可以在衛星上進行圖片、數據的處理。

據悉,該公司團隊是由航天科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電子科技大學師生聯合創辦,平時主要從事構建衛星天線、整星設計研發等工作。

王瓏表示,航天航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在新技術研究方面,位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等相關高校、研究院所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這也是公司能夠在成立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成績的原因。

“成都是創新創業的沃土,”王瓏說,成都給了創業企業包括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這裏的創業環境讓人充滿動力。對於在成都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王瓏更是信心十足。

智能康復機器人——布法羅機器人

在黑科技秀的展示現場,一款紅白相間的“鎧甲”也吸引了衆人關注。這套機械裝置其實是智能康復機器人——布法羅機器人。

“它是專門幫人進行走路這樣的康復訓練活動的,雖然有28公斤,但穿上行走時完全不會覺得重。”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銷售經理鈕厚坤說,傳統康復設備只能在室內訓練,而且是模擬環境,而患者穿戴上這套裝置,可出門散步,甚至去買菜都行。

據鈕厚坤介紹,布法羅機器人通過電機帶動患肢運動,能完成包括起立、行走、上樓、下樓、坐下等多種複雜指令,適用於截癱、偏癱患者以及骨折、骨裂的術後恢復。新的第四代產品還能實現上下樓梯功能,預計在明年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布法羅是基於電子科技大學外骨骼機器人(Exoskeleton Robotics)技術成立的,是由電子科技大學和上海電氣集團共同投資的中國第一家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供應商。

“受益於省市、學校的創新創業政策,電子科技大學的成果才得以加速走向市場,實現了產業化。”鈕厚坤說。

近年來,在推進“雙創”的過程中,成都不斷探索,突破制度障礙,深度推進校院企地融合發展,在全國率先開展觸及所有權改革的科技成果制度創新,率先立足產業園區打造校院企地發展共同體,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都對高校和科研院所巨大潛力的挖掘,正在收穫高質量的“果實”。此次“雙創”周主會場,就有不少來自成都高校的項目,如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核心研發團隊就來自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免疫與基因治療新技術和產品”就來自四川大學。

截至今年7月,成都探索出的“早確權、早分割、共享制”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已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超過400項職務科技成果成功分割確權,帶動社會投資近百億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