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近現代史上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也是近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無論是罵他的人也好,還是爲他洗白的人也好,都不可否認的,李鴻章確實是一個影響了近現代歷史進程的人。

李鴻章也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李氏家族中輩有人才出。就李鴻章這一輩,總共有兄弟六人,他們雖然並沒有李鴻章這般“出色”,但也是一時人傑,爲當時人所敬重。

李瀚章起初被分配到湖南,在永定縣當過縣官,後被任命爲益陽縣知縣,因爲太平軍進攻長沙而沒有去成。在他做了一段善化縣知縣後,正值曾國潘回湖南訓練湘軍,李瀚章就被曾國潘調到了身邊,主要負責管理錢糧。李瀚章在管理錢財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他的這個後勤大管家,爲湘軍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軍餉軍糧的籌集與運輸少有差錯。曾國潘對他也很是欣賞,不停地向朝廷稱讚他的功勞。

李瀚章至此在清廷中的升遷很快,而且一路順風順水,先是被提升爲廣東按察使,又爲廣東布政使,之後,湖南巡撫、江蘇巡撫、浙江巡撫、湖廣總督、四川總督、漕運總督、兩廣總督,已經是清廷地方上的要員,足以和弟弟李鴻章一較高下了。

李瀚章也是個傳奇人物,有着諸多外號,如“官界佛子”、“李大架子”、“李麻子”等等,顯然也是有着很多故事的人,而且他還特別有經濟頭腦,家裏積累起了不少的財富。他的後人也不差,清末民初時期的兩家知名大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就是由他的後人所創立的。

1895年,李瀚章離開官場,過起隱居生活。1899年,李瀚章因病去世。

李鶴章(1825—1880)

李鶴章,字季荃,他是李鴻章的三弟,他的科舉之路很不順暢。先前以國子監生的身份,李鶴章曾經兩試不第,在補入合肥縣學生員後,前往江南鄉試又是不第,所以在仕途上也就很難有所作爲。

天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李鶴章就跟着父親與哥哥興辦團練,他先後在曾國潘的湘軍以及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中任職過。曾國潘讓他管理文案,參與謀劃,立下不少戰功。李鴻章把他看成是左右手,從中出謀劃策,功勞也是不小,然而等到天平軍平定後,李鶴章卻只是被清廷封了甘肅甘涼兵備道,因而以疾病爲由沒有前往任職。

1865年,李鶴章回到老家,再也不留意仕途,專心於經營家產,倒是賺了不少的錢。鄉里面有些慈善公益活動,他也是樂意參加,爲鄉里辦了不少的實事。曾國潘認爲李鶴章是“將才”,李鶴章本人也是很有才智,只是時運不濟,而沒有得到很好的升遷,幸運的是,在政治上的不如意,轉戰商界讓他獲益頗豐。李鶴章的後代也是不錯,他的兒子李經羲後來官至雲貴總督,也是一方大員。1880年,李鶴章病逝,後被追贈爲光祿大夫。

李蘊章(1829—1886)

李蘊章,字秉旃,他是李鴻章的四弟,從小就很聰明很有能耐。李蘊章喜歡讀史書,而且並非是死讀書,有着自己的獨到理解,讀書上李蘊章確實很有天分,然而他從小就得了眼病,後來又一隻眼睛都瞎了,因而地,也就放棄了科舉之路。

李蘊章也是個理財高手,跟隨着大哥李瀚章曾經在湘軍中辦差,處理錢糧很有幾把刷子,因而得到湘軍大佬曾國藩、胡林翼的賞識。他也曾經幫助李瀚章處理贛南道稅務厘金,使得當時的軍餉十分充足。李鴻章在任職兩江總督時,淮河清水潭埠決口,還是李蘊章想辦法爲他籌集到了資金,纔將決口修復。

李蘊章終究還是沒有進入仕途,1868年後,他迴歸到老家,安心處理家業。因爲是經營有道,李蘊章的家產極大,在李家兄弟中算是有錢的。有了錢後,他也是爲鄉里辦了不少事,爲鄉民們稱頌。1886年,李蘊章在家中病逝,後被清廷追贈爲榮祿大夫。

李鳳章(1833-1890)

李鳳章,字桂山,他是李鴻章的五弟,他對仕途倒是不怎麼關心。李鳳章早年也曾在曾國藩手下幹過,跟着大哥李翰章做後勤保障。

李鳳章對於理財很有頭腦,在湘軍中乾得很有起色,因爲有功而被保升道員,加按察使銜。他還經營過江南機械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他對於這些都不感冒,後來就跑回老家經營家產了。在李氏兄弟中,說起經商,還要屬李鳳章最爲厲害,他的財富是李氏兄弟中最多的,被稱爲“李家首富”。他爲人卻是很是低調,不顯山露水間,躺着就把錢賺了。

李鳳章對於公益慈善事業也很是熱衷,經常性地捐錢捐物,支持鄉里。每逢災害到來,他又傾力賑濟災民,因而在老百姓口碑還是不錯的。1890年,李鳳章因病去世,後來被清廷追贈爲榮祿大夫。

李昭慶(1835-1872)

李昭慶,字子明,他是李鴻章的六弟,他爲人處事較爲清廉,家裏財產不多,因而也被稱作爲“窮老六”。李昭慶打小就極爲聰明,而且很有才學,很小就獲得了監生的功名,然而他的仕途之路卻是極爲坎坷。

在老家被太平軍攻克後,李昭慶曾一度跟着大哥李翰章在曾國藩的湘軍中工作,曾國藩稱其能力與其他兄弟不相上下。之後,李鴻章組建淮軍後他又成了淮軍的一份子。在與太平軍的交戰中,李昭慶的戰功還是不小的,而李鴻章爲了避嫌,並沒有提升李昭慶。捻軍興起時,李昭慶又先後跟着曾國藩和李鴻章去打捻軍。在這期間,他有了自己的武毅軍,在戰場上作戰極爲勇猛。捻軍平定後,李昭慶被授予鹽運使職務。

長年的征戰,讓李昭慶落下病根,難以治癒。1869年,李昭慶舊疾復發,回到老家就醫。這時,他還協助着兩江總督馬新貽整理淮軍營務。1872年,李昭慶因爲病情加劇,舊疾再次發作,被李鴻章接到天津調養,終因是無力迴天而去世,當時只有38歲,後來清廷追贈他爲太常寺卿。

《憑欄觀史》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