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萬佛塔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的佛教建築中,主要的佛教建築是僧院和佛塔,僧院是僧侶居住的地方而佛塔則爲信徒禮拜的對象,多位於全寺的中心·由於塔本是古代印度的墓標,梵音爲STUPA,

所以當佛教傳入中國後,音譯過來爲‘窣堵坡’,‘塔婆’,‘塔’等,而中國在西晉時期譯經時創造了“塔”字·在印度古時,塔是墳墓式的小塔用以藏舍利,即後世所謂舍利塔,功用是爲了表揚已故君主或聖賢的德望。

建有萬佛塔.七層重檐萬佛塔內共爲五層,是仿照唐代樓閣式塔,

塔頂用鬥尖頂,頂上有塔剎,以表佛教的世界觀.萬佛塔在佛教傳統建築藝術中是一個重要表徵,它寓意者內在精神淨化的境界,層層漸上。

在南北朝時期,塔是佛寺組羣中的主要建築,但到了唐朝,塔已經不是佛寺組羣建築的中心了.儘管如此,它還是組成佛寺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挺拔高聳的姿態,對佛寺組羣和城市輪廓面貌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而就外形方面來說,唐代的佛塔大致可分爲樓閣式塔,密檐塔和單層塔三個類型.而志蓮淨苑的萬佛塔便是樓閣式塔的一種。

樓閣式塔爲一多層建築,每層皆闢門窗,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縮小,內部往往用木樓板劃分爲數層,大部分可以登臨眺遠.而志蓮淨苑中的萬佛塔爲七層高內爲五層,塔身爲正方形,以鋼筋水泥作爲結構,

外面依傳統結構規制安裝木柱,斗拱,築枋,壁板,門窗裝修,保持了與羣體建築的統一格調,酷似木塔,巍然唐風.至於塔頂,常是四坡面頂,中央安置塔剎,多作窣堵波形。

張掖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路萬佛塔展現出城市歷史永久文化深厚

老許來到這裏印像相當深厚話不多說來張合照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