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穴位自古就是我们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之一,比西方医学早了两千年。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其实,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

《黄帝内经》里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这是最早对于穴位的记载。宋代王惟一,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有的人到博物馆中看过,在铜人身上把穴位标置出来,形成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为了大家好记好操作,给大家总结了五十个人体特效穴位,每个穴位都负责了几个常见的症状与疾病,通过对这十九大人体特效穴位的调养,就可以帮助我们调养人体五脏出现的各种疾病。前两天已经讲解了前两个部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第三部分腰前部的常用穴位。

三、腰前部常用穴位

19.大椎

[位置]在背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主治]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呼吸道疾病、颈痛部疼痛。

20.肩井

[位置]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处。

[主治]肩背部疼痛、中风等。

21.风门

[位置]痛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感冒、呼吸道疾病,肩背部疼痛。

22.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自汗、盗汗、背痛等症。

2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跳过速、精神分裂症、背痛等症。

24.肝俞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痛、眼痛、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背腰痛等症。

25.脾俞

[位置]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病、神经性呕吐、肠炎、浮肿、贫血、背腰痛、慢生出血性疾病等。

26.胃俞

[位置]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肠鸣、恶心、呕吐。

27.三焦俞

[位置]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泻、肠鸣、腹胀、呕吐、腰背疼痛。

28.肾俞

[位置]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肾病、腰痛、遗精、遗尿、月经不调、哮喘、耳鸣、耳聋、脱发、腰肌劳损等症。

29.命门

[位置] 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痛、阳萎、遗精、泄泻、带下。

30.大肠俞

[位置]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

31.小肠俞

[位置]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痛、遗精、遗精、遗尿、血尿。

32.华佗夹脊

[位置]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17个穴。

[主治]背腰部疼痛、神经衰弱、五脏六腑机能失常等。

我是健康养生医师,为大家持续带来穴位养生内容,喜欢这类文章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色关注,我会在这两天陆续发布余下内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