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我們認爲,中國債券市場將於2019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因爲目前其在監管、市場準入、投資者需求和業績基準等四大方面均已具備更有利的條件。中國正一步一步向更加開放透明的資本市場邁進。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正因如此,彭博對於中國市場的承諾也是長期的。”彭博有限合夥企業董事長高逸雅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他在會上透露,全球各大銀行預計,伴隨中國被納入全球主流債券指數,中國將在未來五年吸引7000 – 8000億美元的海外資金流入。彭博近期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7%的亞洲市場參與者希望在2019年投資中國境內債券,而中國債券納入全球指數是一個關鍵驅動因素。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將是全球資本市場最重大的變化之一

“雖然身處充滿不確定性和變化莫測的時代,但我堅信,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將是全球資本市場歷史上最重大——也是最令人期待的變化之一。它爲全球投資者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和長期投資機會。”

高逸雅說,中國正在努力爲外資參與境內投資創建一個更加開放透明的市場,並且已經取得顯著進展。

“在我們看來,中國着力加快金融領域改革,努力爲外資金融服務企業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這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是令人鼓舞的發展。我相信,隨着改革持續深化、中國放寬市場準入,以及投資者尋求通過新的方式獲得超額回報,今年將是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年。”

他特別提出,中國債券市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達12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債市,但全球投資者的參與度卻仍然偏低。“中國債券市場的外資持有比例約爲3.4%,明顯低於美國債券市場30%和澳大利亞債券市場約三分之二的外資持有比例。”

但他表示,上述情況有望隨着各項有助於提升中國債券對外國投資者吸引力的規則出臺而改變。境外資本流入不僅有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還能爲借款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債市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高逸雅指出,一個可投資的債券市場的健全發展取決於四大要素,包括市場監管、市場準入、投資者需求、以及業績基準。

在高逸雅看來,決定中國債券市場可投資性的第一個要素是市場監管。中國的市場監管者已經爲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提供了基本的參與規則。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制定了一系列向外資開放債券市場的監管指引。目前,中國已取消配額限制,對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暫免徵稅,並且開始允許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境內執業。

“這些無疑都是積極進展,但我們認爲,中國要充分發揮其發展潛力,還需在未來幾年推出更多相關政策措施,包括改善信用評級體系、提高企業信息披露水平、推出債券ETF等新的指數型產品,以及豐富對沖工具以管理匯率和利率風險。”他表示。

高逸雅說,中國債市的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與全球債券市場的相關性較低,這兩點爲投資者帶來了更多分散投資的機會,從而拉動投資者需求。他具體舉例,中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高於美國、德國和日本,其回報率也高於信用評級與中國相似的其它經濟體。

高逸雅還表示,建立可投資債券市場的第四大要素是業績基準。 爲評估投資表現,投資者需要全球性的基準和指數。自2019年4月起,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並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在被完全納入這項全球指數後,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爲繼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