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鍼灸和艾灸兩者之間存在區別,不能一概而論。選擇哪種方法來防治疾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下面,來爲大家詳細介紹中醫鍼灸和艾灸的區別。

什麼是鍼灸?

鍼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來治療全身疾病。鍼灸是治病不靠喫藥,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激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鍼灸療法在臨牀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什麼是艾灸?

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療法的適應範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

鍼灸和艾灸的區別

鍼灸與艾灸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但鍼灸只屬於物理療法,而艾灸是由具有“百草之王”“還陽草”美稱的“艾草”所制,用於灸法,可起到藥性治療與物理治療的雙結合。

鍼灸如把握不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針消毒不好的話還可能會交叉感染,而艾灸則不然,屬於外部自然療法,沒有副作用。在民間流傳着“多年頑疾,艾灸除之”的說法,意思是對艾灸對治療陳舊性頑疾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外臺祕要》十四卷中記載:“是以御風邪以湯藥、鍼灸、蒸熨,皆能愈疾至於火艾,特有其能,針,藥,湯,散皆所不及者,艾爲最要。”所謂“針所不爲,艾之所宜”所講的便是其中的道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