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升級驅動設備向智能化、自動化發展

提升利潤的內在需求驅動物流方式從人工向機械化、智能化演進

物流是行業成熟階段企業提升利潤的重要來源。物流的基本任務是完成物資的存儲和運輸,工業物流的概念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63年引入日本及其他工業發達國家,在1980年引入中國。

工業物流通過將企業訂單管理、庫存、運輸、倉儲管理、物料處理以及包裝管理優化成有機整體,使得物流過程能與供應鏈整體保持同步,有利於降低物流成本、縮短訂單處理時間、減少整體庫存水平。

對於現代企業來講,當市場空間和份額增速放緩、設備更新及人力資源利用等對製造成本降低空間有限時,物流成本的下降將爲工業企業帶來“第三利潤源”。

倉儲物流是物流中承上啓下的一環。

倉儲主要是指物資從進入倉庫到被重新發出這一階段的運動過程,包括物資入庫、檢驗、碼放、儲存和出庫的物流過程。

倉儲過程業務多樣,管理手段非常複雜,有利於實現集約式經營並提升經濟效益。

我國倉儲物流正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

隨着我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倉儲業的現代化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從世界範圍來看,物流倉儲主要分爲人工倉儲、機械化倉儲、自動化倉儲、集成自動化倉儲、智能自動化倉儲五個階段。

現階段我國倉儲發展正處在自動化和集成自動化階段,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將結合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向智能化升級。

從自動化走向智能化,倉儲設備及系統集成廠商迎來新機遇

智能化的倉儲是我國倉儲物流下一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的倉儲物流處於自動化和集成化階段,而工業物流和社會物流規模的迅速擴張,也對物流節點間的協同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倉儲物流也應運而生。

智能倉儲在自動化倉儲的基礎上,利用RFID射頻識別、網絡通信、信息系統應用等方法,實現入庫、出庫、盤庫、移庫管理的信息自動抓取、自動識別、自動預警及智能管理功能,以降低倉儲成本、提高倉儲效率、提升倉儲智慧管理能力。

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