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劉鶴出席全國國企改革座談會,提出深化國企改革中心地位明確新的行動綱領,提出六大行動。

  這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後最重要的講話,類似國企改革的行動綱領,是劉鶴對於國企改革的施政演說。

  ◆◆ 解讀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精神 ◆◆

  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10月9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鶴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委員、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勇主持會議。

  解讀:劉鶴就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後,還沒有單獨到中央企業來過,也沒有單獨就國企發表過講話,外界對此猜測甚多。這次是他第一次集中講述國企改革,猶如一聲春雷,實是改革的行動綱領,而不是語言綱領。

  會議認爲,改革開放40年來,國有企業改革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黨中央、國務院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我國國情和國有企業實際,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將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更加註重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解讀:這是高層第一次對國有企業改革改革開放40年的正面評價,也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進展進行闡述。對近六年,用的是“謀劃、部署和推動”三個詞。用了“兩個更加”,更加註重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表述“新的重大進展”,其它則省略了。抓住精要,這對我們總結近幾年,提供巨大啓示。

  會議要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思想,準確研判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解讀:這一段是核心段落,也相當於總綱。讀懂這一段,至關重要。

  一個是指導思想,一個是國內外環境新變化,這是認識國企改革的前提。

  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過去習慣性說法是,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這決定於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次,用中心地位,顯然比“環節”份量更重。

  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這種提法引人注意。“充分認識”與“極端重要性”,是說的國有企業這個微觀市場主體,着眼於“活力”二字,是指出國企改革的目的。說實話,目前的改革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裏?就是國企活力不足,改了幾年,這個問題進展不大,甚至國企業活力不如改革前一階段。爲什麼要“充分認識”?就是認識不充分;爲什麼要有“極端重要性”,就是改革中對企業活力認識不到位。有些地方,越改革對國有企業壓得越厲害。

  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是第一次把這四句話放在一起來說,叫做新十六字方針吧。特別是“突出主業”,納入改革內容,說明這件事情地位的提升。

  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是行動綱領的要求,也是思路。從一個方面做好了,比什麼都幹而什麼也幹不好要強。這句話,還表明國企改革進入紮實務實階段,由虛向實階段。

  一是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要有效劃分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解讀:主要內容用六個“突出抓好”,也就是六個行動。

  這裏,在現代企業制度前面加上“國有”兩字,是一種定位,前面沒有加上社會主義四個字,而在後面加上“國有”,性質是一樣的。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是指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的權力責任邊界,不是黨委加強了,其它主體就清閒了。黨委(黨組)是領導核心作用,而切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權力是董事會的”,強調這點很重要。後面一句“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告訴我們,經營自主權是經理層的。這一段,有正本清源作用。

  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內部約束和激勵,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的合法權益,科學進行資產定價。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同時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解讀: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在前面。“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一句,顯得突出。

  三是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要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各層級幹部職工積極性。要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爲擔當負責的國有企業家撐腰打氣,把那些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大膽用起來,把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提起來,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解讀:這一層強調要市場化經營機制。包括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是三股並行。國企人才結構老化問題由來已久,因而除了用三種“持股”方式來調動國企各個層級員工的積極性外,還要鼓勵國企在改革中大膽用人,尤其是“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把那些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大膽用起來,把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提起來,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這一句話,是實際行動,一個“用起來”,一個“提起來”,鼓舞人心。下一步,會有措施出來的。

  四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要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賬和遺留問題;要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要多措並舉降槓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解讀:這一段,是今年常規動作,結尾要多措並舉降槓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仍然是強調的。

  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要選準試點,在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經營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取得實效。

  六是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管。要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

  解讀:這一段,要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很有意思,顯然是對國資監管的要求,也是對存在問題的提醒吧。

  會議強調,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於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也是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要發揚改革40年來所形成的奮鬥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敢闖敢幹,努力開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解讀:這一段,是怎麼落實。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的說法,是說拿出行動的時候了。出綱領的時期過去了。“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這是一個新提法,什麼是改革乘數效應,怎樣追求“效應最大”,這要立課題的。

  國有企業改革被置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地位。然而被企業活力缺乏、效率低下的現象弊病所掩蓋的企業的深層矛盾和癥結,由於我們認識上,進而改革上的“不到位”而並未得到解決,因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使命,急迫地呼喚着國企改革的關鍵性突破。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希望,振奮人心。

  現在,六大行動新的階段終於要開始了。衝鋒號角吹響了。

  來源:李錦解讀國資新聞

  

  ● 加強科技保密工作 維護國家科技安全——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 誰主沉浮丨民企、外企和國企近八年經營數據大比拼

  ● 重大利好!一批地方重點高校獲國防科工局共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