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第三章(11)在家佛教徒修道需要什麼條件?

|序言|

《節選》:

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李銀橋說:“那有什麼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周建人先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在補課,讀佛書。範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國文化有那麼深厚的關係,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化史。

1987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名勝地方看到被人貼迷信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化。

---趙樸初

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

11.問: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條件是怎樣?

答:皈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爲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條件。

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裏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歌舞觀劇,不坐臥高廣牀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淨身心,這就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標準。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

佛陀對在家信徒有許多世間法的教導,如對善生童子詳細講了父母子女之間、師弟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主從之間、僧人與居士之間的關係如何善處的問題;

對青年跋闍迦談到方便具足(職業修養的完備),守護具足(節約不浪費財物),善知識具足(交結善友),正命具足(正當的生活)四種安樂法;

對當時的國王們講到如何處理國內政治與睦鄰問題。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來源:《 佛教常識答問 》趙樸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