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王镛、沃兴华、曾翔、何应辉、石开、王冬龄等等丑书名家在书坛的地位相当牢固,受到他们书法审美思维影响的得意弟子们又开始崭露头角,这便是丑书虽然混得并不洒脱,却始终能立足于书坛的原因。可是照这样的情势来看,就算再过几十年,丑书依然只是极少部分人的孤芳自赏,根本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更别说成为书法界的主流审美方向了。

尽管大众对于丑书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的口诛笔伐,但是丑书在当今书坛的影响力却一直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确实令人不解。

吐槽声铺天盖地,丑书名家们为何都不为所动?

丑书家们为何能立足于书坛

丑书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的艺术家们大多是刚刚从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迫切希望接受外界的新东西,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与邻国日本和西方艺术界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中,日本前卫书风和西方视觉艺术开始冲击中国一些书法家的审美思维。其实当时以井上有一为代表的日本前卫书风在日本已经走到了被淘汰的边沿,竟然成了中国书坛所谓时代创新精神的救命稻草。

应该承认,王镛、何应辉等书法家的书法功底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他们堪称受到重创之后的中国书坛的中坚力量。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何认定现代书法的表现形式就最能符合当前时代的审美趋势?

吐槽声铺天盖地,丑书名家们为何都不为所动?

但是凭借这些书坛中坚力量的极力推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连续举办了三届所谓的“流行书风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

可以肯定的是,流行书风(丑书)刚出现在书法界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争议和压力。所谓的“流行书风展”也是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但是,王镛、沃兴华、曾翔、何应辉、石开、王冬龄等等丑书名家在书坛的地位相当牢固,受到他们书法审美思维影响的得意弟子们又开始崭露头角,这便是丑书虽然混得并不洒脱,却始终能立足于书坛的原因。

丑书的审美方向为何得不到大众认可

在王镛他们看来,当时的流行书风刚出来时得不到理解和认同是很正常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流行书风一定能成为当今书坛的主流书风,并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

近40年过去了,当时主张流行书风的书坛中坚们,现在大多已经成了书坛权威,在主流书法界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遗憾的是,丑书并未如丑书名家们所愿得到广泛认可,反而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更为广泛的争议。

吐槽声铺天盖地,丑书名家们为何都不为所动?

可能丑书名家们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让他们眼前一亮并迅速为之倾倒的现代书法,在老百姓眼里就变得丑陋不堪?难道仅仅是因为审美能力的不足吗?

从自古以来灿烂辉煌的明间艺术成就来看,老百姓并不缺少对艺术的领悟和创造能力。就算是民间并不普及的书法艺术,那些简牍、抄经等民间书法作品,依然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王镛和沃兴华他们也一直强调,所谓的流行书风也是受到了古代民间书法的很大影响。这也是他们觉得今天的老百姓也能逐渐认可他们那些现代书法表现形式的重要依据之一。

可是照这样的情势来看,就算再过几十年,丑书依然只是极少部分人的孤芳自赏,根本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更别说成为书法界的主流审美方向了。

吐槽声铺天盖地,丑书名家们为何都不为所动?

丑书家们为何不反思,并回归传统

就算被网友们批得体无完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丑书名家确实具备良好的传统书法功底。那么,面对丑书发展所面临的如此困境,他们为何始终不去反思,并逐渐回归传统书法的什么范畴呢?

首先是因为这些丑书家的身边从来就不乏大批拥趸,曾翔“吼书”时有人发声助威,王冬龄“乱书”时周围一片惊叹和赞许……他们很享受这样的时刻,以他们的名气,丑书市场也相当不错。既然如此,名利双收的丑书名家们,哪里还会在乎那些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懂审美的大众思潮。

吐槽声铺天盖地,丑书名家们为何都不为所动?

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等中国顶尖艺术学府,其中引领书法教学的人就是王镛、王冬龄和沃兴华他们,这是他们宣扬现代书法创作思维的最好阵地,实际上也真的是成绩斐然。他们的得意弟子们逐渐成长起来,很多人已经是当今书坛的新的中坚力量,成为了新的丑书名家。这样的“成就感”,他们岂能轻易放弃?

如此种种,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丑书在当代书坛的存在绝不仅仅是过客。他们或许最终也改变不了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他们也做好了如小草一般倔强活下去的准备。可以想见,过去几十年,今后几十年,丑书都将是中国书法界最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这也没什么不好,艺术嘛,有人关注总好过死水一潭。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