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之後,香港土地市場再次出現土地市場流標。原本在香港市場表現活躍的內地地產商基本退出爭奪。

  香港地政總署10月16日晚間公佈,位於香港山頂文輝道第2、4、6、8、9及11號的鄉郊建屋地段第1211號用地的招標,因爲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定的底價,政府不接納在10月12日截標時所接獲的5份標書。

  5份標書分別來自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南豐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等合組的財團。其中已難覓內地地產商的身影。

  香港地政總署表示,政府的政策目標是爲市場提供穩定和持續的土地供應,以回應社會對房屋、商業及商貿用地的需求。這目標不會因爲個別土地的招標結果而受影響。政府會在適當時候重新考慮推出該山頂文輝道用地的安排。

  香港政府也不會就投標者的出價作出揣測,實際上出價往往視乎種種因素,例如每幅用地對個別投標者的吸引力,投標者就着市場情況、企業情況及發展策略作出的考慮等等。

  鄉郊建屋地段第1211號的地塊面積約爲17598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樓面面積介於22537平方米至37561平方米。最高的樓面面積須受賣地條件特別條款規限。

  在該地塊招標之初,業內多個分析師均認爲,香港第三季供應中最矚目的土地爲山頂文輝道地塊,山頂區屬全港最貴重地段,多年來極少新供應,單位落成後料可享南區海景,雖然該地段未屬區內頂級地塊,但亦預計是發展商必爭之地,最高估價超360億港元。

  香港推出的一手住宅物業空置稅被認爲是此次流標的原因之一。據大公報10月17日報道,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發展商對後市仍具信心,從有5家財團涉及10家發展商爭逐此地,正反映發展商應有進取投文輝道土地之心。不過,此地是超級豪宅項目,銷售時間較長,面對政府銳意向發展商開徵一手住宅物業空置稅,此會加重項目的發展成本,加上近期中美貿易戰和股市波動等,發展商將相關因素盡反映在標價中。

  參與投標的嘉華國際,其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經理溫偉明表示,文輝道地塊有別於中小型單位的土地,將建單位的面積會是數千平方英尺的超級豪宅,此類單位絕不可能“速銷”,且多以現樓方式出售,銷售期甚或長達5至10年。政府意圖推出的空置稅,正是增加發展成本及風險,影響標價。但他認爲是次豪宅地流標,不會影響大衆化市場。

  今年6月底召開的香港行政會議通過了向空置一手住宅單位徵收空置稅,針對空置一年或以上的單位,通過現有差餉機制收取,將是應課差餉租值的200%。而香港二手空置單位數量是一手空置房的4倍以上,因此市場當時認爲徵收一手空置稅對樓市基本面的影響有限。

  包括此次鄉郊建屋地段第1211號地塊在內,香港政府近年來共有4次因爲標價低於底價而取消有關賣地。其餘3塊位於元朗、青衣、白石角的地塊分別在2016年初(1月25日)、2015年底、2014年初流標,隨後重新招標後均成功售出。

  自2016年中期以來,香港房價一路飛漲,至今年8月起,房價走勢從反覆微升轉爲反覆回軟。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升10月12日指出,中原CCL(中小型單位)四大整體指數齊跌,近5周出現4次,香港樓價明顯由早前的反覆微升,轉爲見頂回軟。樓價調整已經開始,但下調訊號仍未夠全面。9月中旬,中美貿易戰升級,全球經濟轉淡,將會引發本地樓價進一步向下調整。預計整體樓價出現較明確的下調訊號,將會在10月下旬公佈的CCL開始反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