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在明朝歷史上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命運和兩次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

明朝天順元年正月22日,兵部尚書于謙在西四牌樓(公開處決的地方)要被公開問斬。圍觀的人很多,卻不是來看熱鬧的,而是要送于謙大人最後一程。刑場周圍擠滿了人,人們爲于謙的遭遇失聲痛哭,可以說是“天下冤之”。英宗皇帝朱祁鎮自然也是知道的,甚至當他的兒子朱見深繼位後立刻爲于謙平了反。

朱祁鎮爲于謙定的罪爲“迎立外藩”,而在處決于謙前卻又說道“于謙實有功”。既然如此,朱祁鎮爲何還要殺于謙呢?

原因要追溯到“土木堡之變”。正統十四年,英宗帶領幾十萬軍力與瓦剌人交戰,卻是全軍覆沒,幾十名官員全部戰死,英宗皇帝也被捕成了俘虜。

明政府亂作一團,後宮拿出金銀財寶想要將朱祁鎮贖回,可瓦剌人收下錢後卻絲毫沒有放人的意思,並且以拿錢贖人爲引子藉機敲詐了明政府許多錢。由於英宗出征前幾乎將國中的全部兵力帶走,餘下的也都是寫殘兵弱將,面對瓦剌人的言而無信,明政府卻是毫無辦法。

在此危難之際,兵部尚書于謙提出了一個方法:改立新的皇帝,讓瓦剌手中的人質失去作用。由於英宗的兒子年僅兩歲,一番商議後,大臣們聯合上奏孫太后,要求立郕王朱祁鈺爲皇帝。孫太后答應了,可要求保證朱見深爲太子。於是朱祁鈺成了皇帝,改年號爲景泰。

因此當瓦剌兵帶着英宗來到城門前時,被準備充足的明軍大的落花流水。于謙帶領軍隊乘勝追擊,瓦剌人爲了保命只好求和,並且放了英宗朱祁鎮。

英宗要回來了,朱祁鈺卻不高興了,擔心自己的地位。于謙勸朱祁鈺說:“您的位子穩了,應該接回太上皇,如果其中有詐,我自有辦法對付。”就這樣英宗被接回。可朱祁鈺卻十分防範他,將他軟禁起來,並派錦衣衛嚴加看守。

即使這樣他還是擔心自己的位置,於是又廢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可新的太子沒過幾天便去世了,大臣們勸朱祁鈺立回廢太子,他執意不肯。爲了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他搞垮了身體。景泰八年的祭祀大典上,朱祁鈺吐血不止,大臣們上書請求恢復舊太子的地位。

可第二日上朝時發現,朝堂上坐着的居然是太上皇朱祁鎮!原來是有人趁深夜迎出了朱祁鎮,他一路喝退士兵,進入了宮殿中。

朱祁鎮復辟成功,不足一個月,朱祁鈺去世,至於是否死於生病,這便又是一個謎了。復辟後的朱祁鎮將於謙打入死牢,即使他明知道于謙是有功的,可爲了給自己的政變一個合理的理由,不得不安給於謙一個“迎立外藩”的罪名,可以說,于謙是朱祁鎮復辟的一個犧牲品。

文章來源:歷史大爆炸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