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龍南發佈」可快速關注

---------以上爲廣告---------

氣溫驟降, 一葉便知秋

傳統佳節 九九重陽

也悄然來臨......

重陽

佳節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也是中國老人節

眼下敬老是最熱的話題

人們常常藉此佳節祝福家中長輩

身體健康、壽比南山

古人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能活到百歲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說起長壽老人

今天小編特別推出

▼▼▼

-第8期-

鄉風紅榜

上榜者

夾湖鄉賴長清一家

小編要帶大家走進的這戶百歲老人之家

將與我們分享長壽“祕籍”

趕緊看看!

瞧這一家人

在龍南縣夾湖鄉新城村下莊小組,有位75歲的老人楊興偉,他每天對年過百歲的母親(賴長清)的生活起居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不僅僅是他,其外嫁的女兒更是經常回來看望母親,圍繞在母親的身邊。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龍南縣夾湖鄉新城村下莊小組的賴長清老人生於1911年,今年107歲。她出生於時局動盪的年代,經歷了烽火連天的戰爭,參加了新中國建設的火熱勞動,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繁榮發展,風風雨雨走過一百年。“母親的一生傳給了我們一筆最重要的財富!”老人的兒子楊興偉意味深長地說。

究竟是什麼樣的財富成爲了這位百歲老人的傳家寶?別急,小編這就帶你們一探究竟。

◆◆

儉樸持家,言傳身教傳孝道

◆◆

賴長清老人是位典型的客家婦女,儘管已逾期頤之年,除了眼睛不好,老人身體其他方面都很好,精神也不錯。

據同村的老人回憶,年輕時的賴長清是個勤儉持家的農村家庭主婦,盡心侍奉公婆,還把田地打理地井井有條。賴長清一共生育了7個子女,但因當時生活和醫療條件惡劣,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撫養成人。

“我們小時候生活條非常很艱苦,母親總是把家裏最好的東西留給老人和孩子,她自己捨不得喫。” 楊興偉說道,“不論是阿公阿婆還是父母,都一直教育我們千萬不能浪費糧食,要勤儉節約,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不能鋪張浪費。”說到這,楊興偉指着母親身上穿着的衣服說:“這件藍布衫都穿了幾十年了,有些地方補了又補,可母親就是不捨得扔,還一直穿。”

勤儉持家 不忘傳統

頭戴冬頭帕,身穿藍布衫

雖然賴長清沒有文化,但她對子女從小就嚴格要求,時常教育孩子們要孝敬父母、尊師敬長、勤學自強。子女在她的言傳身教下,也成爲了品行端正,作風正派的人。兒子楊興偉高中畢業,後來成爲了當地的一名鄉村教師,紮根農村教育戰線30年,“百善孝爲先”更是他常常教育學生的話。女兒外嫁到其他村,也是左鄰右舍眼中的好母親、好妻子、好兒媳。

勤儉的家風,楊興偉拿着家裏用了幾十年仍在使用的搪瓷茶缸 ↑↑↑

◆◆

孝心代代傳,鄰里佳話傳

◆◆

母親賴長清107歲的高齡,家裏五代同堂。老人的兒子楊興偉也已經75歲了,按理說是該享清福,但是他一直堅持長期照顧年過百歲的母親。洗臉洗澡,添衣加被,這些事他都是親力親爲,而且還乾的不亦樂乎。他對於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爲當地的一段佳話。

兒子楊興偉晾曬母親的藍布衫 ↑↑↑

這些年來,賴長清老人和兒子楊興偉一起生活,兒子一直精心照顧着老人,女兒雖然外嫁,但經常來看望母親。

20多年前,賴長清患上了白內障,雖然進行了治療,但隨着老人年事愈來愈高,雙眼漸漸失明。2002年,楊興偉從鄉村教師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便把心思全部都放在了老母親身上。由於老人幾乎失明,行動不便,連喝水如此簡單的事都要有人服侍,除了做飯洗衣外,楊興偉就守在母親的房門口,一聲召喚便馬上到母親身邊。即使有事得外出,他也從不敢獨自留母親在家裏超過1小時,因爲老人在家不放心。給母親餵飯、洗澡、剪指甲、洗衣服、做飯……楊興偉把母親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如今,老人身體一直非常硬朗,基本沒生過大病。

兒子楊興偉到菜園摘菜爲母親做菜 ↑↑↑

如今楊興偉也已是頭髮花白,耳聾眼花,原本就是需要別人照顧的老人,卻還悉心照料母親,這份孝心感動着周圍的人。“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做人子女的就本該如此。”楊興偉如是說。

◆◆

在歲月裏發光的“傳家寶”

◆◆

耳濡目染之下,賴長清老人的孫輩們也受到影響和感染,時時處處不忘踐行孝道。不論過年過節還是平常,孩子們都會抽時間回老家看望奶奶和父母。賴長清的孫女在外地辦工廠,工作業務十分忙碌,可總是惦記着老人和父母,經常通過快遞給他們寄來營養品和應季物品。

百善孝爲先,雖然滄桑歲月無情,但賴長清老人卻在子孫們的萬般孝順下度過了107歲。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

家族同堂歡笑多,兒孫孝順百歲長

小編相信百歲老人之所以長壽

除了心態好

跟家庭的和睦氛圍是分不開的

良好的家風

便是這位百歲老人的“傳家寶”

圖文:趙衆 李宗萍 藍娟

編輯:郭玉玲 廖倩

審覈:王勇軍 傅亮

精彩內容,大家都在看

-END-

龍南發佈

傳播龍南好聲音 | 傳遞龍南正能量

微信號:longnanfabu

您的關注,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長按,識別二維碼,就可加關注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