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中醫家名言警句,全是經驗總結,值得收藏、轉發。

治病名言:

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小病理氣血,大病調陰陽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中藥三七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箇中趣,方是醫中傑。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爲先天本、脾爲後天本論》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脾升則肝腎亦升,故水木不鬱,

胃降則心肺亦降,而火金不滯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明·朱棣《普濟方·血榮氣衛論》)

氣之性善升而易散,育與固,養氣之妙法……血之性善降而易凝,和與溫,養血之妙法。(清·唐笠山《吳醫匯講·石芝醫話》)

暑必挾溼,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鬱則生火生痰而成病,病則耗氣耗血以致虛。(宋·楊世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陽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清·尤怡《醫學讀書記》)

陰虛者,氣每上而不下。(清·尤怡《醫學讀書記》)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脾爲生痰之源,肺爲貯痰之器。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醫德名言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唐] 孫思邈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唐] 孫思邈

世無難治之病,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南齊·褚澄《褚氏遺書·除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爲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治病不明歲氣盛衰,人氣虛實,而釋邪攻正,實實虛虛,醫之罪也。(清·喻昌《醫門法律·申明內經法律》)

不讀書窮理,則所見不廣,認症不真;不臨證看病,則閱歷不到,運動不熟。(清·寧松生《醫林選青·醫有體用論》)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師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爲善學古人。(清·費伯雄《醫醇剩義·同病各發》)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藥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醫家之有仲景,猶儒家之有孔子也。醫書之有《傷寒論》,猶儒書之有《四書》也。(陸新源)

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禮記》)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經絡名言

1、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素問·寶命全形論》)

3、初病在經,久病入絡。(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

4、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5、脅乃肝之分野。(丁甘仁《丁甘仁醫案·內傷雜病》)

6、醫之道,不可不明乎經絡。(元·滑壽《十四經發揮·序》)

7、直行者,謂之經;旁行者,謂之絡也。(明·皇甫中《明醫指掌·經論總論》)

8、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鍼灸大全·四總穴歌》)

9、凡氣之道,氣調而止。(《靈樞·終始》)

10、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金元·竇傑《針經指南·標幽賦》)

中醫名言金句——中醫學習者、愛好者必備,歷代中醫經驗總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