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目前,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所有人都在期待制造業能夠通過新技術、新理念得到新發展。身爲從業者,美雲智數總經理谷雲松認爲工業互聯網需要“迴歸工業軟件本身”。

目前,工業互聯網行業可以說正處於高速成長期。一方面,各大製造業企業和頭部互聯網公司紛紛在此佈局,各個行業中的頭部企業,時不時有關於工業互聯網改造升級的案例傳出;另一方面,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進下,不少中小型製造業企業同樣抓住機會趁勢上車。

智研諮詢網整理的過往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大約爲18%,按此速度,預計到2020年市場將達到6929.12億元的規模。工信部也在2018年提出了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323”行動,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成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而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爲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發展勢頭迅猛。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在講話中表示,我國當前有269個平臺類產品,裝備、消費品、原材料、電子信息是主要應用方向。在平臺培育方面,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增速很快,目前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區域平臺超過50家。

根據以上種種跡象,說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正處於爆發前夕並不爲過。然而工業互聯網究竟有什麼價值,目前市場整體發展環境怎樣,從業者們在實際經營中所體會到的,或許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近日,億歐新制造走進了位於佛山的美的集團總部,與美雲智數總經理谷雲松就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探討。相較於投入巨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谷雲松看來,現階段迴歸工業軟件本身才是至關重要的。

迴歸工業互聯網本身:工業軟件

在釐清工業互聯網與工業軟件的關係之前,對工業互聯網下一個定義是很有必要的。雖然有許多人將工業互聯網理解成工業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但“工業互聯的網”似乎更加符合工業4.0所提出意義: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實現工業設備、信息系統、業務流程、生產與人員管理、日常運營的互聯另一方面在企業間實現供應商、集成商、經銷商等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接

更爲專業一點的解釋可以按照Techopedia,它將工業互聯網定義爲將智能機器或特定類型的設備與嵌入式技術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實例是將機器和車輛配備智能技術,包括M2M(機器與機器互聯)技術,實現製造裝備和其它設備可以相互傳輸數據。

從上述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在於互聯,這也是製造業企業實現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但其實很多企業數字化基礎還不紮實,更有價值的數字化項目尚未實施,還不具備實施工業互聯網的條件。”谷雲松認爲。

通常來看,最終實現智能製造需要經過自動化數字化互聯化這麼幾個過程,想要實現最終的智能化,最終還是需要依靠數據來解決問題。因此,對製造業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成爲通向智能製造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工業軟件作爲實現數字化的重要工具,在整個改造流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國內工業軟件市場正保持快速的增長,像嵌入式軟件、生產控制軟件、信息管理系統等在國內都已經得到了比較快速的發展,“但是更爲核心的深度工業軟件,比如仿真類軟件,國內目前還是有一定差距。”

谷雲松對億歐新制造表示,深度工業軟件的研發和產品本身是息息相關的。以研發設計類的軟件爲例,目前以西門子PLM爲代表的外資企業還是佔據了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而國內大部分的產品裝備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在這方面的實力自然有所欠缺。

數字化纔是現階段性價比最高的改造手段

在製造業領域,降本增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隨着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普及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視覺等新技術與製造業相結合,利用新技術推行製造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爲行業共識,發展工業互聯網,推行智能製造成爲整體趨勢。但具體怎麼做,怎樣的企業可以做,從業者們有多大的動力去做?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筆者觀察到,目前市場上有能力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主要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製造業頭部企業,已經在內部使用了成熟的解決方案,搭建了自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就能夠將技術能力對外輸出;另外一種則是如阿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利用以往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積累下來的技術,複製到工業互聯網。

這兩類企業雖然擁有不同的基因,但在對外輸入的解決方案中,與之合作的通常是製造業細分領域的龍頭,或者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對此谷雲松表示:最終讓企業使用工業互聯網,或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根本動力,是能夠爲企業創造價值。

對於目前已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而言,在生產規模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任何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級,哪怕只是提升了0.1%的良品率或者1%的生產效率,都將節省巨大的生產成本。因此,哪怕這個改造的過程將投入巨大的金錢和精力,企業也有動力去做這個事情。但對於年利潤不足千萬的製造業企業而言,成本太高了。

其次,谷雲松認爲數據的隱私問題同樣會提升企業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決策成本。對於消費互聯網而言,每位用戶在使用平臺之前只需要簽署“用戶隱私協議”即可,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操作。但是對於企業而言,數據作爲重要資產,鮮少有人願意將自己的核心數據放到一個公用的平臺上。而工業互聯網想要發揮出更大的效應,勢必需要更多的數據進行支撐,這兩者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 但如果採用工業SaaS軟件的應用,通過混合雲的方式,將企業的敏感數據和業務進行剝離,便可實現企業整體的數字化改造。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工業互聯網企業所做的事情。

但這種改造方式,離真正意義上的工業互聯網,似乎還有一段距離。“工業互聯網一定會成爲未來發展的趨勢,但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早期。”谷雲松對億歐新制造表示:“在數字化與自動化改造項目中,我認爲現階段製造業轉型升級想要看到比較明顯的成效,還是應該先做數字化的事情。以美雲智數服務的頭部客戶來說,食品、化妝品等快消品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此時,對產線以及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成爲最具性價比的方式。尤其是在單一設備高效率,但整體效率不高的情況下,對於數字化、信息化的改造是投資最少,見效最快的。這也是美雲智數通過拉通研產銷的閉環管理,通過數字化、智能化驅動業務的增長,幫助企業實現全價值鏈管理運用的重要體現。

圖:MeiCloud美雲智數產品圖

智造升級並非一蹴而就,分階段進行是常態

目前,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水平並不平衡,未來更會是朝着“721”的格局邁進。隨着人口紅利消失,上游供應鏈成本逐漸上升,企業的利潤也被進一步壓縮。當企業連生存下去都成爲問題時,哪裏還有精力來考慮智能生產、轉型升級的問題?這也是當前中國大部分製造業企業的現狀。

大企業數字化的基礎會好一點,也會更有實力去做這個事情。但數字化建立一定是循序漸進的,沒有完美工程。”谷雲松說。

以美的集團自身爲例,這家白色家電界的“巨無霸”目前全球員工超過13.5萬名,擁有約200多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2個戰略業務單位。熟悉美的財報的讀者不難發現,過去幾年,美的業務增長得非常迅猛,其向全球用戶提供的產品超過3億臺,向全球廠商提供的核心零部件也達到了3億臺,全球30%的空調壓縮機也來自美的。而美的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也離不開其數字化轉型的戰略。

谷雲松向億歐新制造介紹,美的集團自2014年開始重建整個集團的數字化系統,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踩過了不少坑。2016年美雲智數成立之後,之所以有能力向外界輸出產品,主要還是從自身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據瞭解,美的過去幾年在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超過80億元,通過製造端價值鏈拉通,自動化產線改造升級,場內外物流過程自動化,品質在線管控等措施,實現了訂單跟蹤全流程透明可視,同時支持客戶在線選配、定製下單。同時,美雲智數還爲長安汽車、東風集團、卡特彼勒、農夫山泉、萬科、古井集團、海天味業、恆安集團、史丹利百得等120多家企業提供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和服務,覆蓋汽車、快消品、家電、房地產等20多個行業領域,幫助他們實現製造轉型。

與此同時谷雲松也表示,智造升級並非一蹴而就,這個過程不僅需要頂級設計和基礎設施的完善,還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發展。而但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到生產和運營效率的最大化,卻是數字化改造能夠做到的,也是現階段最有效率的事情。

【智造新力量50人】是億歐近期開展的專題策劃,將關注智能製造領域(機器人、先進製造裝備、工業物聯網與互聯網等)的投資人、創業者、以及傳統制造業公司的智能製造創新部門負責人,對優秀的,在製造業一線通過資本和技術手段,推動智能製造歷史進程的創新者進行報道。如果您的公司想報名參加“智造新力量50人”,或者有合適的企業推薦,請添加微信號:ligi_avd瞭解詳情。

文章轉載《億歐網》如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著作權解釋權屬原創者所有,本文工業4.0俱樂部推薦閱讀!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張小懿:工業互聯網平臺最關鍵是與製造實踐融合

精彩PPT | 360°無死角詮釋美的集團從“製造”到“智造”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美的方洪波:製造業轉型要遵循商業本質有 3 個路徑方向

【深度】工業APP溯源:知識軟件化返璞歸真

【名家】寧振波:航空智能製造的基礎--軟件定義創新工業範式

【名家】e-works黃培 | 工業軟件的七大演進趨勢

中國軟件企業百強出爐:年收入16.2億是門檻 華爲17年居首

最大開源軟件公司賣了 340 億美元,免費是如何變成一門生意的?| 好奇心商業史

【深度】2017年軟件行業現狀及展望:軟件在取代硬件;每一家公司都在成爲軟件公司

【深度】工業APP溯源:知識軟件化返璞歸真

楊芙清院士:中國軟件工程歷程與發展

【名家】改革開放40年·軟件產業丨閻麗娟:集成研發平臺,促製造價值向高端遷移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高端工業軟件打破國外壟斷,搶佔競爭制高點

中國軟件企業百強出爐:年收入16.2億是門檻 華爲17年居首

倪光南院士:中國軟件業正成爲開源生態貢獻者

中國工業APP渴望像商業領域APP那樣成功

楊明波:“陷入泥潭”的工業互聯網,工業APP是不是救命稻草?

【名家】英諾維盛趙敏 | 工業互聯網及工業APP——怎麼建,如何看?

工業APP賦能知識自動化

【名家】趙敏 | 工業APP:工業軟件的新形態

【全國信標委】關於徵集工業互聯網APP標準工作組成員單位的通知

工業App: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器

【關注軟博會】工業技術軟件化助力強國之路 工業APP實現全面創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附解讀)

【名家】寧振波:航空智能製造的基礎--軟件定義創新工業範式

【名家】寧振波:智能製造——軟件定義創新工業範式

CPS專家宣講團 | 寧振波:CPS是智能製造核心技術,更是智能化思想精華

【重磅】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

【名家】趙敏 | 工業APP:工業軟件的新形態

【全國信標委】關於徵集工業互聯網APP標準工作組成員單位的通知

百頁PPT | 謝克強:工業APP發展的五個基本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附解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