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始如廁訓練之後的寶寶,尿尿這件小事也會導致睡眠倒退。很多4-6個月的寶寶睡眠會無故倒退,很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出牙。

睡眠訓練過程中,最恐怖的一句話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上週特別有意思,在1歲以內寶寶不能喝果汁的那篇文章裏,好幾位寶媽都留言問寶寶突然睡不好的問題,而且都集中在7-9個月,請問,你們是串通好了嗎?哈哈。

每次被諮詢睡眠問題,我都會很囉嗦:

寶寶多大?

突然這樣的嗎?

最近有出牙嗎?

開始學翻身了嗎?

有更換居住環境嗎?

改變看護人了嗎?

影響寶寶的睡眠因素太多了,睡眠訓練絕不是兩眼一閉那麼簡單,它會受到寶寶自身發育和外界環境因素的多重影響。

很多階段性的睡眠倒退確實存在共性,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寶寶,睡眠倒退的影響因素又會有很多。

所以,今天咱們主要聊一聊那些有規律可循的、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的因素。

睡眠倒退的原因:

出牙期

很多4-6個月的寶寶睡眠會無故倒退,很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出牙。

第一顆牙萌出的週期通常會較長,而且沒什麼明顯的預兆,很多媽媽都是在寶寶牙齒冒尖之後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因爲長牙。

出牙帶來的不適感可能會讓寶寶頻繁夜醒,也有可能會哭鬧增加。

怎麼破

及時觀察寶寶的出牙信號:比如口水增多,用力啃咬玩具、喫奶咬乳頭。

多給寶寶一些牙膠玩具緩解出牙期不適,夜醒接覺要多一些耐心,可以適當餵奶或者抱起幫助接覺。

大運動發展期

其中最明顯的大概就是翻身期了,上文說到的留言中7-9月份的寶寶突然睡不好,很多都是因爲翻身。

有些半夜突然學會第一次翻身,被自己嚇醒了;

有些翻過去翻不回來,把自己急醒了;

有的翻得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比如枕頭),怎麼也翻越不過去,把自己氣醒了;

有的翻出去太遠找不到媽媽,把自己驚醒了。

另外,學步期的寶寶,睡到半夜突然鬼使神差的站起來,然後不知道該如何坐下的那種無所適從感,也足以讓大人和孩子集體醒盹兒了。

總之處於大運動發展期的寶寶,似乎每一夜都有非醒不可的理由,所以頻繁夜醒和接覺困難簡直是家常便飯!

怎麼破

白天多釋放洪荒之力;多讓寶寶練習,儘快進入熟練狀態,即便是夜半翻身也能應付自如之後,就不容易翻醒了。

另外,在一個睡眠週期即將結束、寶寶翻來覆去的時候,幫助寶寶復位,輕拍或者抱起安撫,幫助他進入下一輪週期。

猛長期

之前專門寫過猛長期《猛長期——每個媽媽都應該知道的成長小祕密》(點擊藍色標題可直接查看),0-1歲內的寶寶,會不定期出現非常短時間內的身高、體重以及腦容量的快速增加,通常持續幾天時間就停止。

在這幾天裏,有的寶寶甚至可以達到24小時身高就增長1cm的生長速度。

一般會出現在第7-10天、第3周、第6周、第3個月、第4個月、第6個月、第9個月。

1歲後,寶寶依然會在特定的時期經歷新一輪的猛長。

當然時間並不絕對,猛長期出現時間有個體差異,一般整個過程會持續2-7天。

既然猛長,那麼喫一定得跟上啊,所以寶寶喫奶就會變得頻繁且無規律。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連續睡眠時長縮短,頻繁夜醒,而且喫奶急、脾氣暴躁。

怎麼破

這個階段媽媽們可能會很糾結,之前3/4小時一循環的喫睡玩節奏可能完全被打亂,寶寶堅持不到3小時就要喫,而且睡的時間也明顯混亂。

但是,猛長期不要限制寶寶的進食時間和進食量,儘量按需餵養哦。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餓,若因此養成混亂的作息習慣怎麼辦?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寶寶喫奶的狀態。

如果迅速喫完能接着睡,沒有對乳頭過分迷戀,那基本就是飢餓夜醒。

如果喫了很久還是沒有成功接覺,非喫不睡,那可能就是習慣性夜醒而非飢餓哦。

關於夜醒奶睡也寫過小專題《唯獨在這件事上,你不該空有一腔熱血(科學奶睡)》(點擊藍色標題可以直接查看)

飛躍期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兩年裏,大腦發育會出現十次呈跳躍式發展的高峯期。

這十次飛躍週期分別大致在第5、8、12、15、23、34、42、51、60、71 周。

飛躍期不同於猛長期,猛長期算是生理上的,而飛躍期則是大腦及心理層面的。

每經過一個飛躍期,寶寶便會發展出新的技能。

寶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哭鬧和粘人,甚至食慾、睡眠不好、莫名煩躁和難以取悅。

飛躍就飛躍吧,寶寶爲什麼會煩躁呢?

因爲在飛躍期每學會一項新技能,就意味着打破一項舊習慣,這中間的磨合看似簡單實則艱難。

怎麼破

讀懂每一個飛躍期寶寶的“狂躁點”,對症下藥,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體諒,幫助他們度過這些“生命之初容易困惑的時期"。

如廁訓練期

開始如廁訓練之後的寶寶,尿尿這件小事也會導致睡眠倒退。

通常如廁訓練初期只訓練日間排便,白天是要求寶寶脫褲子去小便盆的,而夜間依然是允許他尿在尿不溼的。

然而,對於半夜睡迷糊的寶寶來講,尿急的時候可能就會比較蒙,因爲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尿,或者該尿到哪兒?

怎麼破

睡前讓孩子去小便一次,然後告訴他,晚上可以尿在尿不溼,(如果已經開始夜間如廁訓練也可以明確的告訴寶寶,想尿尿告訴媽媽)這樣就省去了不必要的糾結。

另外如廁訓練中的平常心要保持,不要因爲尿褲子/尿牀這件事,給寶寶太大壓力,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睡眠變奏期(並覺)

很多睡眠倒退,都是白天的小睡節奏需要改變的信號。比如:

4個月如果小睡總是醒,可能提示需要併爲3覺;

6-9個月很多寶寶開始3覺並2覺,黃昏覺消失的期間,硬讓寶寶睡,他可能會抵抗,可能夜間的睡眠也會受到影響,表現爲入睡變得困難,然後半夜會哭醒。

1歲之後,2覺並1覺,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怎麼破

根據寶寶的睡眠情況及時調整作息,如果白天的某個小睡入睡特別困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提前、拖延入睡或取消某個小睡。

關於白天的小睡也寫過專題《白天睡的少,晚上才能睡得好?蒙誰呢!論白天小睡的正確打開方式》(點擊藍色標題可直接查看)

另外,分離焦慮期、環境突然變化、看護人突然改變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睡眠倒退。

其實列出這麼多,也是爲了讓媽媽們寬心,睡眠是一個長久而艱難的訓練,會出現無數次的倒退和反覆,不要追求一步到位,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爲倒退過分焦慮。

有的時候你排除了所有的原因,依然沒有找到答案,也許他只是暫時需要多一些的安全感或擁抱。

只要之前的睡眠基礎打得好,之後的糾正也到位,別擔心這偶爾的“放縱”會慣壞孩子。

C媽說

睡過之後再倒退,比從來沒好好睡過更讓人生氣有木有?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睡眠訓練和如廁訓練是一樣一樣滴。

開始CC每次倒退的時候,我都會格外的生氣,腦子裏全是“你明明已經可以做到了”的不理解。

好像是孩子故意折磨我們、惹我們生氣一般。

娃一做錯,咱一黑臉,娃更緊張,想睡的更睡不着了,不想尿褲子的尿的更多了。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擁抱、一句安慰就能快速的平復問題,我們就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較量着不肯讓步,做不到設身處地的去體諒和原諒孩子,總覺得娃是故意的。卻忘了,孩子睡不着的時候、尿褲子的時候他自己比誰都難受。

這些倒退的因素,說出來雲淡風輕,但細想,哪一個對寶寶來說不是一個“大坎兒”?所以,對於成長中的那些倒退,多寬容一些,多擔待一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