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會影響個人徵信,爲了避免逾期,持卡人可以選擇賬單分期或者償還最低還款額等方法。但是,如果連最低還款額都還不上呢?很多人信用卡逾期後都抱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每個月還一點進去,這樣就不算惡意透支了,就不會被銀行起訴了。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這只不過是持卡人一廂情願的“小聰明”罷了。

先來來看一組數據:央行2018年底披露三季度銀行信用卡半年未償付的信貸總額超過880億元,佔總應償信用總額的1.34%。該規模與上一報告期同比增加超過百億元,環比增長16.43%,比18年二季度末上升0.13個百分點。這說明信用卡逾期的人多了、信用卡逾期的金額也大了。

再來看看銀行都是根據什麼來起訴借款人的,小編作爲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1、關於逾期金額

首先的判斷標準就是逾期金額,逾期金額的多少是影響銀行選擇起訴與否的一個因素。相比大額逾期而言,銀行必然不會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和財力在小額逾期上。

因此,如果是金額較小的逾期,銀行會採取一系列的催收,之後有可能會轉爲呆賬,這是一種可能,但不代表銀行絕對不會起訴。

但如果金額比較大,高達好幾萬那銀行就很可能會走法律程序,起訴借款人了。如果逾期金額在5萬以上,還持卡人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2、逾期的時間

一般而言信用卡逾期3個月內,銀行主要以內部電話催收爲主,超過3個月,銀行一般就會把壞賬轉移給第三方外包公司,由專人進行催收。逾期6個月,持卡人就要注意了,這時候銀行就會開始起訴持卡人了。

去年,兩高院發佈了信用卡新規,提高了信用卡惡意透支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標準,由原來的1萬元提高到了5萬元,這意味着5萬元以上的信用卡逾期,纔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不過這並不代表,持卡人5萬元以下的信用卡逾期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爲銀行照樣可以把持卡人起訴到法院,一旦持卡人被起訴後拒不還款,還可能會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信用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信用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該警惕因爲過度消費,導致信用卡產生逾期。信用卡逾期不但會給個人徵信留下污點,持卡人還將面臨被銀行起訴的風險。你有幾張信用卡?有沒有出現過逾期的現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