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氨糖软骨素在保健品中常被称为“骨胶原”,很多骨胶原产品的广告上会说保护关节健康、预防关节炎啥的,但目前的研究只表明它对关节炎之后的疼痛可能有缓解作用,并没有任何可靠数据表明它在健康群人里有保护关节或者预防关节炎的作用。目前所有临床研究都表明,对于健康人来讲,补充维生素并没有啥好处,吸收率也远远不如从食物里吸收维生素。

杭州52岁的高校女老师彩娟(化名),在服用抵抗更年期的保健品“九蒸九晒黑芝麻丸”两年后,因肝硬化、腹水、肝衰竭住进了医院,一度被下病危告知书,经过四次人工肝支持治疗才转危为安。

据《慈善公益报》调查,我国每年营养保健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五成以上。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彩娟一样,因保健品吃坏了身体,今天便为大家详细解答市面上的那些保健产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1、深海鱼油

鱼油可用来补充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确实有一定降低血脂,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不过,至于传闻中鱼油的一些其他作用,如预防心脏病和中风、防癌等,都只是传闻而已。今年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已明确表明鱼油并没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癌的作用。

2、氨糖软骨素

氨糖软骨素在保健品中常被称为“骨胶原”,很多骨胶原产品的广告上会说保护关节健康、预防关节炎啥的,但目前的研究只表明它对关节炎之后的疼痛可能有缓解作用,并没有任何可靠数据表明它在健康群人里有保护关节或者预防关节炎的作用。

因此想保护关节,还是别在此产品上乱花冤枉钱。

3、复合维生素

目前所有临床研究都表明,对于健康人来讲,补充维生素并没有啥好处,吸收率也远远不如从食物里吸收维生素。

而且对于吸烟的人来讲,有些维生素是最好不要额外补充,比如维生素A,因为过多的维生素A有可能增加吸烟者得肺癌的几率。

总之,吸收维生素的最好办法就是好好吃饭,均衡饮食,若查出缺某种维生素可遵医嘱。

4、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常被宣传用来预防老年痴呆,但在美国的临床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其实并没有帮助。而对于预防中风、降血压等功能,临床研究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作用。

不过,长期吃银杏叶提取物可能产生过敏、头痛、胃痛等现象,还会和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相互作用,所以一定不要和这类药物一起吃。

在一项大鼠实验中还发现,长期服用银杏叶提取物会大大增加肝癌和脾腺癌的风险,虽人服用后是否会增加肝癌风险还有待证明,但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

也有些保健品,是商家通过人为制造焦虑,将对少部分人实用的保健产品,变成大众需求,钙片便是如此。

其实正常饮食的孩子,缺钙的并不多见,如果怀疑孩子缺钙可带孩子去医院做电解质和骨密度的检查。不能用孩子个头、牙齿发育好坏等状况来法判定孩子是否缺钙。

只有以下特殊情况的孩子,才需要去评估要不要补钙:

早产儿,低体重儿;

挑食严重,饮食严重不均衡;

急性慢性腹泻,或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影响了钙的吸收;

短期内身高增长迅速。(可以看孩子的生长曲线,如果明显陡增,可以咨询医生要不要补充)

另外即使补钙,也是食补优先。乳制品是最好的补钙食物,牛奶、酸奶、奶酪等,含钙量大,也很好吸收。

同样通过人为制造焦虑夸大需求的还有DHA补脑产品,DHA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确实跟大脑和视力发育有关,但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并不大。

比如0-3岁的宝宝,DHA的推荐摄入量是100mg,一小块鱼肉或者蛋类就能补充。除非特别偏食挑食,否则都不需要担心DHA缺乏的问题。

另外我国从来没有批准过任何有“补脑”功能的产品,市面上所有的声称“补脑”都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我们常在市面上购买的这些保健产品,大多存在夸大虚假宣传,另外保健品上面的标识是“国食健字”。同时还会有个长得像蓝帽子一样的“保健食品”标签。

“国食健字”和“保健食品”标识

如果连“国食健字”都没有,那说明这样东西连保健食品的批准都没得到,没有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北京市就曾公布过一起典型案件,网友服用未经国家认证的DDS减肥药,因含违禁成分西布曲明,使该网友服用后精神失常,后期出现幻觉,切菜时把手当成萝卜切掉,三根肌腱全断。

最后提醒大家,想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是运动锻炼与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要寄希望于有“神奇”功效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的补充,没有任何治病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