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喜歡的書,走自己的路。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應你!

01

他不愛你不是因爲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就是不愛你

跟所有的陷入愛情旋渦裏的姑娘一樣,西溪跟男朋友下班後一起喫飯逛街,上班有空就微信分享當日有趣的事情,睡前互道晚安,週末就更不用說了,整天膩在一起。

卿卿我我,你儂我儂的小日子甜到齁死人。

過了一兩個月,她發現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不如之前的親密了。

對方變的忙起來了,發微信也很少秒回,經常會要加班,有時候問他事情的時候也有點敷衍。

再後來,西溪生氣了,他不主動聯繫他了,結果,他也不主動發微信或者打電話問她是怎麼了。也不曾有過關心的隻言片語。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西溪問他是不是他做錯了什麼?是哪裏做的不對還是怎麼了?但是他總是以沉默相對,要麼就是扔過來一句“這個還用我說嗎?”或者是一句冷冰冰的“你自己看着辦唄”。

西溪再也不想忍受了,提出了分手,對方這次秒回了一個字:行

轉而你會發現,他跟他的同時或者朋友可以一點都不受分手的影響,有說有笑甚至還能拿這段感情開玩笑,亦或是回頭又交了個新女朋友。

所以呀,感情裏很多時候付出最多的那個,在分手時傷的也最深。西溪男朋友以不搭不理的方式逼她分手,這就像是慢性病,痛苦的總量不變,但煎熬確是加倍的。

02

這就是冷暴力,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精神虐待

毫無疑問,西溪的男朋友用的就是冷暴力,冷淡、放任、疏遠以及隔岸觀火等等都屬於冷暴力範疇,但遠遠不止這些。

據統計,約88%的夫妻關係中存在過冷暴力,約70%的人遭遇過職場冷暴力,還有約72%的人遭遇過校園冷暴力,真是觸目驚心。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在瑪麗-弗朗斯·伊裏戈揚的《冷暴力》這本書中指出,冷暴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溝通出現了問題,如果非要說要有溝通,那也不過是單向溝通,這不是爲了維繫關係,恰恰相反,這是施虐者想要與對方保持距離。

一般施虐者會有幾方面的表現,比如說:

1,拒絕直接溝通

這是最常見的表現,本質上他是不想解決問題。

施虐者通常會可以迴避對方的提問,惜字如金,往往以沉默或者直接冰冷的幾個字總結來應付。

以退爲進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他們擅長打啞謎,不說破而讓對方猜,哪怕對方表現的再怎麼誠懇和謙遜,他都無動於衷。你不知道的是,看你亂了方寸,正是他的意圖所在。

2,善用諷刺、嘲笑或者輕蔑的態度來對待對方

施虐者一般是不分場合地運用這些手法來對付他們的怒表,駕輕就熟,並且手法高超,經常會用笑話或者所謂的幽默來粉飾。

他們以對方的弱點或者自身存在的缺點來取笑他們,如果對方生氣了,他則會打哈哈,要麼就是“你未免也太開不起玩笑了,太小氣了吧?”

3,侵蝕對方的人格

施虐者費盡心機,歪曲事實,用惡意的暗示以及刻薄的話來貶低或者詆譭攻擊對方,說的多了做的多了,一些自我意識脆弱以及缺乏自信的人難免會慢慢內化這些負面的信息,以至於最後開始懷疑自己,人格就這樣在不聲不響中漸漸瓦解。

這個過程中,受虐者會退縮,會迷茫,會困惑,會恐懼,甚至會引起包括心理防禦等調節機制惡化或失靈的代償失調。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等受虐者明白過來的時候也會想要爲自己尋找出路,不免也會用類似的方法來對待施虐者,這個時候:誰是施虐者?誰是受虐者?

尼采說過。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爲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誰能說的清這是好還是壞?

03

爲什麼會有人喜歡用冷暴力的方式來施虐?原生家庭的罪與痛

《冷暴力》一書中認爲,出現在家庭裏的精神虐待會產生無法打破的相互聯繫,一代接一代傳下去。皇室家族有皇位世襲,而糟糕的原生家庭也有精神疾病世襲。

在婚姻中,冷暴力很多都是發生在夫妻關係裏,這種看似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最後無論如何都會波及子女。他們會目擊父母中的一個無止境地羞辱打擊對方卻不知所措。

不知道誰對,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很多存在冷暴力家庭中孩子的困惑,因爲他們那個時候還沒能建立完整的自我,還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多時候他們找不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只能是內化這一切。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上行下效,這樣一來,很多孩子會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轉爲自我傷害的行爲,亦或是成人之後施暴在他人身上。

在孩子心裏種下這顆帶有毀滅性的種子,以後也將成爲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以後還會有多少失去靈魂的孩子出現?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爲什麼受虐者是你?真的是一個應了那句“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不是你本身就存在性格缺陷?

並不,與猜測相反的是,受虐者通常是由於擁有正面特質,她們天真善良富有同理心,而被施虐者選中僅僅是因爲施虐者想據爲己有,或者是因爲妒忌而想要毀滅,而你剛好是他的菜,僅此而已。

04

不想再受冷暴力的煎熬了?這些是給你的建議

經受過冷暴力的人才會明白,想要贏過施虐者太難了,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自暴自棄。感化不了也改變不了對方,那麼就從自身着手吧。

1,調整應對的方式

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很重要,認清虐待的過程之後就會發現,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免於繼續被虐待的原則就是:停止我自己辯解。

虐待是對愛的仇視,施虐者的終極目標是污染受虐者,然其也一樣變成惡龍,這個時候的制勝之道就是退出,不與他同流合污。此時,沉默是金。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2,從心理上對抗

在整個虐待的過程中,受虐者毋庸置疑地心理遭到重創,而選擇心理治療師受虐者化被動爲主動的第一步。這個階段,選擇一個專業且富有同理心的醫生也同樣重要,也是避免在治療過程中受到二次傷害的必要前提。

敞開心扉,認清痛苦,明白痛苦也是身上值得尊敬的一部分並接受它,勇敢地面對它,有這樣的覺悟才能得以真正地重建未來。

3,運用法律干預

要知道,法律干預是唯一的解決途徑。至少這代表着能以一種可信的,客觀的方式讓外人,讓那些有誤解的人看清事實真相,爲自己提供情感支持。讓施虐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但清官難斷家務事啊,法律是講究證據的,證據是法律判決的後盾,如果受虐者受收到身體上的攻擊,還可以出示傷痕或者驗傷鑑定,但如果是遭到精神上的羞辱,這難免有苦難申。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場心理謀殺

有人說,冷暴力最痛苦的不是被剝奪,而是先給予,再被剝奪;最痛苦的不是沒有希望,而是先給了希望,在讓人失望。

而我們也應該知道的是,凡是有競爭的地方或多或少會存在虐待行爲,畢竟會有能力上的不對等,但不管怎樣,維護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尊重自己是前提。縱然在生活中難免會被不公平對待,也要記得堅定立場,堅定對自己內心的掌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