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保證,《都挺好》從開始籌備到殺青,沒有任何一個人往劇組加塞關係戶。”郭東嶽再次強調,所有人都爲戲服務,這是正午陽光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之一。

作者/王雅莉 編輯/謝維平3月1日《都挺好》播出時,話題“都挺好 選角”上了熱搜。該劇的選角導演郭東嶽激動地發了條微博,“很多人會忽略我們這個職業,感謝大家的認可。”

圖片

這是正午陽光繼《大江大河》和《知否》之後的又一作品。闊別小熒屏許久的姚晨在劇中飾演被原生家庭拖累的蘇明玉,高鑫和郭京飛分別飾演她的大哥蘇明哲和二哥蘇明成,倪大紅則把蘇家老爹蘇大強的自私和懦弱刻畫得入木三分。短短几天工夫,《都挺好》的收視率就從開播時的0.4飆升到雙臺破1。強烈的戲劇衝突、鮮明的人設、層出不窮的熱點話題……在劇情之外,幾位演員也成了網友關注的對象。爲什麼要選很久沒演電視劇的姚晨出演女主?演蘇家三兄妹少年時期的小演員,爲什麼會和大演員這麼像?

圖片

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們採訪了《都挺好》的選角導演郭東嶽。《都挺好》背後的選角工作室CD HOME,是正午陽光的“御用”選角團隊。正午陽光擁有很多像CD HOME這樣的長期合作的團隊。這家在這幾年間迅速崛起的公司,早已建成一套靠“工匠”和人情維繫的傳統工業體系。體系內部的成員聯繫緊密卻又彼此獨立,無論是選角團隊還是美術團隊等其他合作伙伴,都像附屬國一樣圍繞在正午陽光周邊。而這些“附屬國”的工作方法,在互聯網時代也顯得傳統而復古。儘管他們也在積極地與外界團隊建立聯繫,拓寬業務邊界,但身上仍然帶着特有的正午陽光“山東幫”的淳樸氣息。

倪大紅、姚晨是怎麼定下來的?

“正能量”是郭東嶽提起正午陽光時說得最多的詞。2011年,他從山東藝術學院表導專業畢業,第二年,他以跟組演員的身份進了《父母愛情》劇組。也正是通過這部戲,他結識了孔笙、侯鴻亮團隊。

圖片

在郭東嶽的印象裏,孔笙完全沒有大導演的架子。當時他在戲中出演一個只有兩三場戲的小角色,孔笙卻給了他極大的鼓勵,並在同一部戲裏又給了他另一個角色。正因爲孔笙本人尊重新人,對所有人都很平等,整個劇組的氛圍都很“正能量”,“所有人都是爲戲服務,而不是爲某個人服務。”之後郭東嶽就經常和孔笙團隊合作,做過場記、演員等各項工作。2015年,同樣和孔笙團隊合作多次的CD HOME創始人魏偉找到他,問他要不要考慮做選角導演。郭東嶽很快就答應了,接手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歡樂頌》。而在2017年5月正式開啓《都挺好》的選角工作前,郭東嶽正在參與《知否》的前期選角工作。當時倪大紅的角色差不多已經定了,因爲導演簡川訸早前曾和他提起過《都挺好》這部戲,只簡單闡述了一下蘇大強的性格,倪大紅就很有興趣。發去劇本後,也很快收到了肯定的答覆。

圖片

找姚晨來演女主蘇明玉,是因爲郭東嶽覺得姚晨身上有一種冰美人的氣質,看似拒人千里之外,但內心並不冷漠。這和劇本中外冷內熱的蘇明玉很像。“姚晨在飛機上看完了15集劇本,下了飛機後就興奮地和我們聯繫了。整個過程特別短。”郭東嶽說。而對於小演員的選擇,郭東嶽則採用了廣撒網的方法。在翻閱了三四百份資料後,郭東嶽最終和導演一起定下了新人薇薇安。這些小演員都提前一週進組,參與劇本圍讀,和飾演他們長大後的演員討論角色。大演員演戲時,他們就在一旁觀察模仿,刻意模仿大演員的語氣和神態。整個《都挺好》的選角過程中,每個角色都定得很快,幾乎沒有人糾結。不少演員都是之前和正午陽光合作過的。經常和正午陽光合作的演員中,有些是從山影時期就和孔笙團隊合作緊密的,如靳東、高鑫等,有些是CD HOME工作室旗下斯年影視的簽約藝人,如劉鈞、施詩等。娛樂資本論梳理了一下正午陽光常用的演員,發現有些演員甚至在二十年前就和孔笙團隊接觸過,如劉敏濤和劉奕君曾於2000年出演孔笙執導的《人鬼情緣》。

圖片

看來,正午陽光在用人方面還是比較保守的。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所有的班底都傾向於用沿用舊人。

蘇明成的可愛是郭京飛加的

隨着選角行業的發展,一些選角工作室爲了提高選角效率,會量化一些標準,用大數據幫助決策。但CD HOME依然秉承着最傳統的選角方法,重視實地見面,要求選角導演多聽多看。“藝術是沒有標準的。我們之前有考慮過要不要量化標準,但最後覺得沒法固化。因爲影響演員表演的客觀因素太多了,而且每部戲的要求也不一樣。”郭東嶽說。唯一能提高選角效率的辦法只有多看影視作品,接觸大量演員,在腦子裏建立資料庫。

圖片

如果一定要建立一套標準,郭東嶽認爲,最重要的就是演員的專業能力、人品和配合度。而國內能做到這三點的好演員很多,這時就要看演員搭配的整體效果。比如,《都挺好》先定了倪大紅,那就要考察其他演員,和倪大紅對戲時是否有化學反應。“最後《都挺好》呈現出來的狀態,比我們當年‘腦補’的好多了。”郭東嶽表示,所謂的腦補,就是選角導演根據經驗和專業素養對演員作出的判斷。選角只是第一步,最終整部戲呈現出來的效果,還要靠導演整體的把控和演員自身的投入。以郭京飛爲例,他就在蘇明成的身上加入了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可愛和帥氣。在接受網易娛樂的採訪時,他說,“有些可愛的東西是郭京飛找的。在接到討厭的角色時,一定要找到他不討厭的地方,這樣人物纔會立體。”劇中很多詼諧的段落,如蘇明成開門看到老爸時的震驚臉,還有吐槽蘇明玉嘴大的臺詞,都是他自己加的細節。

圖片

“《都挺好》中沒有一個關係戶”

當然,選角導演和導演也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好在雙方都很信任對方,簡川訸也給予了郭東嶽充分的選擇權。《都挺好》中有一個角色,簡川訸一開始覺得演員沒找到人物感,擔心他演不好,但郭東嶽最終說服了他。第一天演完後,簡川訸興奮地找到郭東嶽,說這個演員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這是郭東嶽作爲選角導演最有職業成就感的時刻。導演因爲工作繁忙,往往無法細緻地瞭解每個演員。選角導演的作用就在於幫助他們多維度地瞭解演員。而製作方和選角團隊之間充分的信任,則建立在雙方都具備專業素養的基礎上。有些劇組,選角導演會被片酬和人情關係所束縛,無法選擇最符合角色的演員。但《都挺好》劇組沒有這個擔憂。“我可以保證,《都挺好》從開始籌備到殺青,沒有任何一個人往劇組加塞關係戶。”郭東嶽再次強調,所有人都爲戲服務,這是正午陽光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之一。

圖片

至於片酬,侯鴻亮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人願意爲了演正午陽光的戲自降片酬。在郭東嶽看來,這個行業其實無法界定片酬的高和低,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演員的價值。正午陽光給演員的報酬都在合理的區間。縱觀整個《都挺好》的選角過程,我們能看到一整套中國特色的影視工業體系。和國外依靠契約締結的、流程化的體系不同,正午陽光的運轉系統更依賴人情,以山東人爲主的一羣“老江湖”經過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合,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牢固,工作方法也非常傳統。通過這套系統,正午陽光接連打造出精品,獲得市場的正向反饋。這種頭部優勢又吸引了更多和他們志同道合的人,這些人並不是加入正午陽光的公司,而是以合作伙伴這種相對靈活的身份,在爲他們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抬高了自身的行業地位。某種意義上,正午陽光就像個獨立於外界的王國,周圍環繞着一圈與它關係緊密而又彼此獨立的附屬國。這些“附屬國”深受正午陽光的影響,卻也在積極地與別國建交,擴大自身的領地和影響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