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遊學人均花費8641元,家長逐漸理性不一味求貴)

暑期遊學人均花費8641元 家長逐漸理性不一味求貴

2017年暑期,月薪3萬元支撐不起孩子暑假的新聞引發熱議。而在2019年,這一費用上升到了8萬元。一位母親曬出的暑期賬單,培訓班、海外遊學,加上交通、餐飲費,總體費用達到7.4萬元,遊學佔了5萬元。

暑期過了大半,某旅遊平臺發佈了《2019暑期遊學賬單》顯示,從數據看,2019暑期單次遊學人均消費價格爲8641元,同比2018年下降4.3%。家庭平均遊學花費2.2萬元,同比2018年增長2.1%。專家建議,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再做選擇。

短線遊學線路選擇佔比上升

某遊學平臺發佈“2019暑期遊學消費排行榜”,統計了全國十五個遊學主要出發城市2019暑期消費價格:廣州遊學人均花費11963元全國最高,其次是北京10380元和上海9830元。來自廣州的張女士表示:自己孩子10歲,今年暑期補習班加起來花費5000元左右,帶孩子去了“新絲綢之路從青海湖到敦煌”歷史人文親子營,三個人花費2萬元不到,整個暑假遊+學加起來2萬多,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裏面,算是中等偏上水平。“新聞裏那種花個十萬八萬的也聽說過,但是身邊絕大部分家長還是比較理性,不可能大幅超過自己的收入水平。”張女士說。

今年遊學還有一大變化是常規的美國遊學線路人氣下降,國內、日韓東南亞短線遊學線路選擇佔比上升。上海一位家長表示:這種小而美的遊學路線對工薪階層家庭來說非常友好,遊學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裏、價格多高,而是和誰一起去,行程安排有沒有意義。

專家: 遊學關鍵要適合自己

“遊學可以看成是孩子暑假夏令營的升級版,不論去哪裏,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在旅途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穫,遊學花費的高低,不能與孩子收穫多少畫上等號。”旅遊界專家、商業分析機構分析師梁榮德說,他通過對比近年來遊學市場的變化,發現其實遊學內容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但隨着路線延長、喫住的升級,導致遊學價格也不斷水漲船高,“一些旅行社或者遊學機構還會變換不同的‘概念’,‘新壺裝舊酒’,從而達到增加收費的目的,令家長支出壓力不斷增大。”梁榮德認爲,遊學並不是新鮮事,在孩子游學問題上,關鍵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和收穫,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意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選擇,不要一味盲目跟風,同時也多觀察遊學項目,加強鑑別能力,對於收費項目也多一個心眼,一些屬於不必要甚至亂收費的項目,可以主動提出不參與。

(原標題爲《遊學花費與孩子收穫不能畫等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