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劍橋承認中國高考成績”應以平常心看待

文/胡欣紅

近日,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引發了輿論熱議。據報道,劍橋大學同時要求中國考生的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名次排名前0.1%,並達到申請專業的語言要求,通常情況下要求雅思成績達到7分。劍橋大學表示,會關注中國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會考),鼓勵中國學生多參加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或者SAT I/II,或者美國大學預修課程考試。

消息一出,很多人感慨“沒有趕上好時候”,“羨慕以後的孩子們”,“劍橋承認高考就相當於變相和清華、北大搶學霸”。歐美名校承認中國高考成績,其實已不是新聞,除了劍橋大學,英國還有伯明翰大學、萊斯特大學、肯特大學等六所名校也承認中國高考成績。

去年6月,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表示將接受中國高考的成績,這使該校成爲美國首個以高考結果來評估中國申請者的州立旗艦大學。舊金山大學、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等其他六所大學也接受學生憑藉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入讀。此外,澳大利亞、法國、西班牙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也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

長期以來被不少人詬病的中國高考,竟然獲得歐美名校的認可,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其實並不盡然。美國舊金山大學副校長史丹利·奈爾博士曾表示,中國高考有一個被教育專家稱爲“標準參照”的優勢,它不僅考察一個人的智力,也考察一個人是否有能刻苦學習並堅持到底的品質,以及是否能在長時間內精通一個指定的整體知識體系,這在某種程度上像IB(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換言之,高考作爲中國國內最嚴格嚴謹的考試,除了具有極高公信力之外,其檢測方式亦有其合理性。

中國社會發展很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有條件送孩子自費出國留學,引起國外大學對招收中國學生的重視,這也是中國高考成績逐漸受到認可的大背景。

教育部官網數據顯示,過去的40年裏,共計近520萬名中國學生遠赴海外求學,而目前仍有約145萬名中國學生在海外的高等教育機構就讀。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8年留學海外以及學成歸來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都呈持續增長之勢,而2017年共計608400名中國留學生赴海外進修,較2016年同比增長11.74%,鞏固了中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的地位。面對這龐大的潛在留學生市場,歐美各大高校又怎會視若不見?

歐美大學接受中國高考成績基本上是自然發展的結果,是個非常好的訊號,是一項雙贏的政策。以劍橋大學承認高考成績爲例,這意味着留學生們不用再去預科學校“浪費”半年或一年的時光,能夠更快地接觸到世界頂尖的教學與技術。在各國國際學生留學費用普遍上漲的情況下,減少中間環節、縮短準備時間就等於節約了費用。據統計,這可以省下大約18萬元的花費。而對於英國來說,能夠直接就讀大學這一誘惑也能夠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刺激英國各方面的發展。

不過也應該看到,目前接受中國高考成績的歐美高校數量畢竟不多,而且國外高校認可高考成績僅僅是作爲錄取評價指標之一而已,還要綜合考察其他因素才能錄取,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孩子們也不能高興得太早。由於辦學理念的不同,國外高校的錄取標準與國內往往會有較大差異,尤其想要進入比較知名的大學,還必須及早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換言之,高考成績只是一個門檻,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外大學的招生政策。

因此,我們對於歐美大學認可高考成績應當以平常心看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歐美名校承認高考成績這件事,有助於我們更全面理性地看待高考——高考絕非一無是處,如何在立足自我的基礎上合理揚棄,值得深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