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代的繁文缛节非常多,无论男女,封建制度之下,每个人都得按照尺子标好的规矩活着,女子受的礼节多到令人咋舌,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同时要温良恭俭让,以夫为天,一举一动无不是非常受限制。

但是当时的男子也不是完全自由,不说封建帝制的制度之下,皇室和贵族等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还有士农工商的偏见,人们推崇会读书的文人,对于那些做生意的人嗤之以鼻,而非现在的商人被认为是成功的典范,钱财和权势在古代,大都是做官的才能同时拥有。

但是即使古时候的读书人,虽然被人高看一等,也是要受到种种礼法的限制,汉朝之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潮流,儒家文化里,对于士人的种种道德规范也是条框很多,儒家认为文人的基本技能不就是分为礼、乐、射、御、书、数,礼就占了其中之一。

所以看起来地位高的读书人,其实也是受道德礼法的约束,社会主流认为一个读书人应当有气节,应当懂廉耻,推崇孝道,盛行举止合乎礼法,越严谨越好,这些都是当时的读书人要遵守的“看不见”的规则。

但是总有一些放荡才情的文人骚客,不拒礼法,虽然富有才华,但是性格放诞不羁,随着自己心中的方式过活,而且也不惧他人的指指点点,不畏惧别人的流言蜚语和世俗眼光。

在魏晋时期,这种特性更是被无限放大,因为魏晋的主流思想就是无为而治,文人都不热衷做官,他们认为率真而为,挥洒个性才是回归本质的做法,同时那个朝代政治混乱,君主没有作为,真正有才华的人也很难找到地方施展抱负,所以才子们都是不羁潇洒的人物。

比较有名的有阮籍的故事,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级人物,引领当时的文坛潮流,确实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但是性格也是真的不拘小节,传说他路过一家死了女儿的酒店,酒店老板娘正在哭丧,他听说一个大好年华的漂亮姑娘去世了,也冲进去涕泪俱下,根本不管自己只是一个路过的陌生人。

另外最放荡不羁的应是刘伶了,刘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当时魏晋的风气是尚美,男子盛行阴柔之美,但是刘伶天生相貌丑陋,并且也不在乎外表,日常就爱纵情喝酒,曾经和别人说,如果他醉死了,就随便找个地把他埋了。

他还做过一件有名的事情,就是曾经在屋子里不穿衣服,赤身裸体,这件事被别人耻笑,说他非常不尊礼仪,刘伶反驳他,说他一天地为屋子,用大地做衣服,他还没责怪这人为何跑到他裤裆里呢,这人竟然反过来指责他,这人看刘伶软硬不吃,也是灰溜溜的走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