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樂

終於可以和三伏天說再見了!

出伏以後,全家這麼做,幫助養身體、百病全消散、秋天保安康!

出伏後,要“四防”

一防感冒 勤增減衣物

悶熱天氣漸行漸遠,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好朋友們要多調整、增減衣物,預防感冒、頸椎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作。因爲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與貪涼有關。要記得通風開窗,注意保暖,不可貪涼。

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子、毛巾被之類的被褥抵禦夜涼侵襲。也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切忌暴飲暴食。

二防肺燥 飲食潤一點

“出伏”之後,開始真正向秋季過渡,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而中醫認爲“肺氣太盛可乘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因此要多喫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

可多喫些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適宜的食譜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蓮子湯、百合脯等,有補肝益腎、開胸潤燥、益氣寬中、安神養心的功效。

三防秋乏 晚上睡早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懶洋洋的,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出伏之後是天氣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漸弱,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

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專家建議,要減緩“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另外,還要加強鍛鍊,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四防黴菌 通風勤一點

出伏以後,氣溫逐漸降下來,而且雨水會逐漸增多,空氣中的黴菌遇到適宜條件,便會在媒介物上生菌。出伏以後要注意勤通風,選個晴朗的日子,把衣物從箱中取出,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

有條件的可以用電熨斗熨一下,以減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掛起來要保持一定的間隔,以保證良好的通風。服裝店裏掛着很多衣服不發黴就是這個道理。

出伏多喫這三種食物

一、多喫鹼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喫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於消除疲勞。

01

西紅柿

西紅柿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

02

茄 子

茄子能散血止痛,有收斂、止血、利尿、解毒的作用。茄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

03

土 豆

土豆富含鈣、磷、鉀等礦物質。尤其是鉀元素含量豐富。鉀離子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喫後可刺激腸道蠕動。它富含的膳食纖維能夠使糞便變得柔軟,因此食用土豆可以起到緩解便祕的功效。

二、多食用酸味食物

多食用酸味食物,不但能夠補益肝氣收斂肺氣,而且多半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慾等作用!

01

葡 萄

葡萄酸甜可口,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利小便的功效。鮮葡萄又可製成葡萄汁、葡萄乾和葡萄酒。

02

柚 子

柚子清香酸甜,有的略帶苦味,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針對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注意,太苦的柚子不宜食用。

03

檸 檬

檸檬味道酸甜,具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之效,可解口乾煩躁、消化不良。相關食品有檸檬茶和檸檬果汁等。

三、多攝入滋陰潤燥食物

秋季“燥”字當先,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養陰防燥。這時要多喫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

01

蜂 蜜

秋天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而蜂蜜能潤燥,所以很適合秋天服用。秋季喝蜂蜜的時間推薦選擇早上,因爲早上喝蜂蜜,可以快速補充體能,讓一天有充足的精神。

02

銀 耳

銀耳是一種有滋陰補益作用的食品,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補胃、潤肺、提神、益氣、健腦等功效。銀耳被譽爲“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

03

鴨 肉

鴨肉性涼,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高20%左右,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鴨肉脂肪含量較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出伏養生滋補八個誤區

1

不能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

不能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3

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爲“多喫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

不能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是補品中的良劑,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5

不能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喫芹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喫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喫山藥能補脾胃。

6

不能重“進”輕“出”

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7

不能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爲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8

不能越貴越補

“物以稀爲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羣體,更應以實用爲滋補原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