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自德国军队STG-44自动步枪首开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先河以后,一般自动步枪弹匣容量大都固定在了30发。

美国军队M-16自动步枪早期型号却采用20发直弹匣,投入越战后就经常被对手的火力所压制,原来AK-47自动步枪采用了30发弯弹匣,在双方交火时自然处于下风,后来美军工就重新研发了30发弹匣。

一般自动步枪弹匣弹容量,是由弹药的尺寸大小、重量等因素来决定,在不影响战斗的前提下,会尽量多容纳弹药。

(30发弹匣AK-47自动步枪)

但弹药不能无限增加,超过30发的弹匣,会显得非常长,射击时可能造成弹匣供弹不顺,卡壳几率会比30发以下的弹匣高出许多,实战中会相当要命。

打阻击战时,士兵卧姿两肘支地弹匣位于中间,如果弹匣过长,会导致无法保持射击精度,射击时势必造成火线过高,既不便士兵卧射,也提高了士兵的中枪概率。

因此弹匣长度不能超过上臂,不大于25厘米,恰好就是装弹30发左右的高度,为了降低弹匣高度,苏俄包括国内军队的30发弹匣,都设计成了弯弹匣。

(20发弹匣M-16自动步枪)

超过30发弹匣,重量会增加许多,影响枪械的技战术性能的发挥;弹药装少了,会影响枪械的火力持续性能,需要频繁更换弹匣,贻误战机。

象美军早期20发弹匣的M-16,在与30发弹匣的AK-47的对射中,明显要处于下风,不利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所以,弹匣容弹过高或过小,都对实战不利,两者之间必须要找到装弹量的平衡,德国军队STG-44步枪既首开了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先河,同时也引领了自动步枪30发弹匣的潮流。

(弹夹和弹匣同框图)

战后首款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苏军的AK-47自动步枪,很明显就继承了STG-44步枪30发弹匣,毕竟此枪是经过实战,被证明是非常优秀的一把集步枪的射程和冲锋枪火力之大成的枪械。

而美军却明显地走了一条弯路,首先,在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发了更加笨重的M-14自动步枪,依然采用了大威力的步枪弹,以及20发弹匣,投入越战即被对手的AK-47自动步枪彻底压制。

(30发弹匣STG-44自动步枪)

美军随后淘汰了笨重的M-14自动步枪,又投入M-16小口径自动步枪,依然采用20发弹匣,又被对手的AK-47自动步枪所压制,在战场血的教训面前,美国人才重新开发了30发的弹匣,供M-16自动步枪使用。

尽管理论上20发弹匣,是最有利卧姿射击的数量,但子弹却不够用,火力持续性差,而30发弹匣做成弯曲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射击姿态,以及与载弹量的平衡。

(25发弹匣玛斯自动步枪)

所以采用30发弹匣,而是世界各国经过实战论证出来30发弹匣才是最科学的。

现代战争中,各国陆军步兵制式武器都是自动步枪,冲锋枪由于发射手枪弹,对目标的侵彻力太差,只适合特种作战人员使用,步兵一般都谢绝使用冲锋枪。

步枪弹匣基本上都是30发,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以色列伽利尔步枪,采用了弹夹是35发,看上去就非常长了,法国军队装备的玛斯自动步枪采用25发弹匣。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