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A是在一所學校相識的。當時,我是該校的一個小農工,她是一名工農兵學員,早就聽說她與下放所在地的一個農民談對象。後來她畢業留校任教,種種跡象卻告訴我她與那農民,純粹是一個孤身在異鄉的女孩在一片“紮根農村”的喧鬧聲中一時衝動所作出的表白。

一個荒唐的年代終於結束。但沒想到,已成爲一名被人羨慕的人民教師的她,卻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重新踏上了那條已很冷寂的回鄉之路,去與那農民履行結婚儀式。

婚後,兩人都努力嘗試去尋找一條共同生活的道路,但這有多難啊!且別說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差距,更有那社會所設置的道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社會需要一個職業女性全身心地塑造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從而使她對原本無奈的家庭更冷漠;社會更需要一個農民固守着自己貧瘠的土地,可憐他對原本失衡的家庭更無望。一個在城裏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購房養子無怨無悔,一個在鄉下靠自己的力氣種地養畜無求無望……

直到那年丈夫得病撒手西去,才40來歲的她根據當地的風俗毅然送夫上山入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