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詞順應自然

修身詩課-48-草不謝榮於春風 來自程門問學 00:00 04:57

朗讀 | 山樵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逆道違天,矯誣實多。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唐·李白《日出入行》

清·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漢代郊祀歌《日出入》說的是太陽的出入運行無休無止,人的壽命卻極其短暫,希望能夠乘龍昇天而長生不死。李白這首《日出入行》是反其意而作的。

詩人首先從太陽、人類、四季等若干方面申說萬物自然而然的道理:太陽從東方升起,似乎是來自地底下。它升上天空又墜入海底,如此說來,駕御太陽的羲和所乘的六龍,哪有棲息的地方呢?太陽的出入運行永不停息,人非元氣,又怎能與太陽同樣長久?花草並不因其春天茂盛而感謝誰,樹木也不以其秋日落葉而怨恨什麼。是誰揮鞭驅使四季運轉呢?萬物的興衰都是自然而然。其次他駁斥了神人駕御自然的說法:羲和啊羲和,你怎麼會沉沒在浩渺的橫波?魯陽公有何徳何能,竟然能揮戈阻止太陽。這些違背自然的做法可謂大謬。最後詩人提出了與自然融爲一體的主張。

萬物自然而然的觀點包含了萬物之上並無主宰和順應自然規律等多重意味。《莊子》早已提出了順應自然、反對人爲的觀點。晉代郭象注《莊子》則進一步突出了萬物自生自化、萬物之外無主宰的思想:“暖焉若春之自和,故蒙澤者不謝;悽乎若秋霜之自降,故凋者不怨。”顯然,“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兩句便脫胎於郭象的說法。順應自然的思想,反映了人們對自然和人類關係的清醒認識。與萬物融爲一體,不僅有助於我們在實踐中少走彎路,而且使我們的胸襟更爲寬廣,從而培養健康向上的人格。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詩歌與道德名言》一書,聯合撰稿人:莫礪鋒、李南暉、徐國榮、郝潤華、張智華、殷祝勝、黨銀平、胡傳志、路成文、吳正嵐、孫立堯。

【相關閱讀】

你讀到的“牀前明月光”已非李白詩原貌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 修身詩課28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 修身詩課34

上期回顧

第47課  主題詞:

堅定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打卡精選

“程門問學”新開“修身詩課”欄目

與你一起品讀古詩詞中的格言警句

歡迎留言打卡,參與互動

不定期送出學術大家簽名本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