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隨筆》

今天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2018年10月17日)。一如往常,又在雞鳴聲中醒來。清晨的潑陂河鎮政府院子裏,停放着幾輛值班人員的車子,其中也有我新提兩個月的愛車。爲方便下鄉扶貧、走村串巷,跟家人商量了許久,才決定貸款十萬首付三萬,買來了這輛性價比極高的柯米克。

全家人都爲此開心了好久,尤其是十歲的女兒,一坐進車裏都不願出來。每到週日晚上我臨行的時候,她都要反覆安排我,“爸爸,下週五你可一定要早點回來,開着車帶我出來看夜景!”老婆問道:“你究竟是盼着車回來呢,還是盼着爸爸回來呢?”女兒抿着嘴,笑而不語。

來鎮裏第一天,愛車就被一位路過的老大爺用電動三輪車蹭了個坑,我那個心疼的啊!今天是週三,兩天的下村檢查走訪,車身上已經滿布灰塵泥土,根本看不出是新車。趁着天色尚早,簡單用清水擦洗一下,好讓它煥發新生。

九點鐘趕到李崗村參加幫扶人工作會。隨後,我帶着兩位幫扶對象的檔案,來到幫扶對象家中對照填寫戶檔,採集覈實第一手的貧困人員信息,爲很快就要到來的國家脫貧考覈工作做準備。

老曾頭兒家裏門鎖着,我猜想他肯定又是在四周轉悠,就耐心等了一會兒。果不其然,不到二十分鐘,他就從旁邊一個巷子中慢悠悠地踱着小步出現了。看到我在門口站着,他趕緊喊我:“來了啊,快進屋裏!”並加快腳步,開門招呼我進屋裏坐。

老曾頭兒今年53了,十幾年前老伴去世,他一人把兒女拉扯大,精神上受了些刺激,隨着兒子外出打工女兒嫁了人,一人留守的老曾頭兒,漸漸失去人生目標,生活質量很差。這幾年經過村委和幫扶人的幫助,他的精神有所好轉。針對老曾頭兒本人沒有固定收入的實際情況,我會時不時的送些衣物給他,不久前我還協調村委幫他簽訂了公益性崗位,這樣一來,老曾頭兒每年又能多些收入,生活能更幸福一些。

我又驅車前往張亮家。這個年輕人是孤兒,跟着爺爺奶奶住,爺爺勤勞能幹,在村裏開了個養牛場,養了二十幾頭牛,張亮就在爺爺的牛場幹活。每次去,他都是忙裏忙外的,給牛喂草、沖洗牛棚、清理糞便,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因爲幸福生活就是這樣幹出來的!

剛到村口,張亮正騎電瓶車從家去牛圈,看到我來了立馬調轉車頭領着我去他家。他在院子裏擺了兩張小木板凳,我倆坐那裏一邊填着戶檔,一邊聊着近來的情況。還沒等我開口,張亮就激動的告訴我,上午剛出欄16頭牛,一頭牛的利潤有近千元,今年秋裏收成不錯。他的欣喜都寫在臉上,平日裏口吃的毛病這會兒也沒了,我是真的爲他感到高興。我又給他講了鄔圍孜村餘志娥的先進事蹟,一個貧困戶因爲有志氣,肯奮鬥,有頭腦,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走上了致富之路。張亮也不停點頭說,是的,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

這一瞬間,似乎有種光輝出現在他的雙眼裏,讓人看了,渾身也充滿了幹勁兒和希望。剛走出家門,張亮又喊住我,打開門口的水龍頭,自來水嘩嘩的流出來了。他說:“李書記,上次給你反映的停水問題也解決了,你看,水又大又清!”

回鎮的路上,我滿心喜悅,路邊剛收割的稻田一望無際連着綿綿遠山,我耳邊彷彿響起那熟悉的歌聲——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午剛趕回鎮裏,食堂的鈴聲就響了,同志們也陸續從村裏回來,大家聚在一起,端着碗邊喫邊聊,一聽聊得都是些扶貧的事情。鎮裏餘書記也在邊喫飯邊詢問有關同志工作落實的情況,他旁敲側擊,風趣幽默,讓大家在輕鬆愉快的午餐過程中又上緊了工作的發條。

下午三點鐘,召開全縣脫貧攻堅總攻戰第十二週視頻調度會,我在鎮政府分會場參會,會議一項項推進,進一步明確了近期扶貧工作重點,要求抓好動態調整,提高羣衆生活品質和滿意度。會後,餘書記又立即召開全鎮的工作落實會,總結新舊十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求各村高度重視,把握住時間節點,有的放矢,迅速行動。

晚上,陪同餘書記接待潑陂河鎮的退休老幹部。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鎮裏組織退休的十幾位老同志到龍山水庫遊覽觀光。老幹部們非常開心,雖然一天來車馬勞頓,卻依然興致盎然,暢談潑河鎮的巨大變化,回憶當年艱苦奮鬥的歷程,並對新一屆的鎮黨委政府寄予厚望。一位老同志還特意賦詩一首,表達了感激之情,令在座各位感慨萬千!

回到辦公室已近九點,泡杯茶,打開電腦,記錄下這有意義的一天。看到市院微信羣裏,領導和同志們意氣風發健步登山的照片,不免心生羨慕,也稍有遺憾,去年今日我也和大家一起重陽登高,今年卻因扶貧而未能成行。待明年光山成功脫貧後,我定會與大家一道登高,放聲高呼,開懷大笑,共賞新時代大好河山!

夜已深,四周寂寥無聲。躺在牀上的我卻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不停地回放着扶貧工作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市院研究室尚未完成的材料……女兒的作業做完了嗎……

既然選擇了扶貧,便只顧風雨兼程……

本期編輯:孫素心

審覈編委:李家銀

終審編委:黃金山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