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此次访问清朝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就是想进行两国贸易,为了显示诚意,乔治三世还亲自写了国书给英国使臣带来,而我国翻译官带着情绪将国书内容翻译的很卑微,像是在拍乾隆的马屁一般,这让乾隆误会了乔治三世的意思,并没有把对方放在平等的位置看待,甚至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而圣旨被乔治三世看时,这位英国统治者笑得前俯后仰,圣旨中大概是说大清幅员辽阔,任何资源应有尽有,不需要与对方通商,这也就是在拒绝了对方的意思,此外还写道若对清朝物件感兴趣,乾隆皇帝可以亲赐一些给对方,并且清朝不要求对方国家进贡,有敬仰大清的心就够了。

古代文武百官在向一国之君请愿时,一般会使用奏折进行上奏,而皇帝下达命令或者传达意愿都会使用圣旨,听令者鲜有抗旨的情况,因为惹得皇帝不高兴会被杀头,圣旨可以说是我国皇帝至高身份的一种体现,在王朝与附属国境内也是如此,让人意外的是英国到现在还存有一道圣旨,是乾隆写给乔治三世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记载,清朝前期国家处于非常繁盛时期,在康熙与雍正的打理之下国泰民安,繁荣富强,这种状况到乾隆时期也存在,并且达到了繁盛的高潮。

事实上乾隆上位没多久清朝与西方的差距就开始了,当时的清朝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依然实行文字狱,而西方早就开始工业革命了,这样一对比双方都不在同于水平。不过清朝地大物博,列强想打开这个市场,于是英国就借着乾隆过寿之时,派使团到访清朝,并且带了一些特产与工业革命的产物,不过在面见乾隆时,因为两国礼仪文化的差别,英国人没有向乾隆下跪,这让一国之君不高兴了,所以清朝政府降低了对英国来使的待遇。

此外,面对英国使臣从国内带来的礼物,清政府将其直接放在国库,没兴趣查看,这其实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与蔑视。英国此次访问清朝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就是想进行两国贸易,为了显示诚意,乔治三世还亲自写了国书给英国使臣带来,而我国翻译官带着情绪将国书内容翻译的很卑微,像是在拍乾隆的马屁一般,这让乾隆误会了乔治三世的意思,并没有把对方放在平等的位置看待,甚至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

英国想与清朝通商的意思没有正确传达,对方的访问以失败告终,封建的清朝还非常傲娇地给对方带回去一道圣旨,就是英国现在还保存着那道圣旨。而圣旨被乔治三世看时,这位英国统治者笑得前俯后仰,圣旨中大概是说大清幅员辽阔,任何资源应有尽有,不需要与对方通商,这也就是在拒绝了对方的意思,此外还写道若对清朝物件感兴趣,乾隆皇帝可以亲赐一些给对方,并且清朝不要求对方国家进贡,有敬仰大清的心就够了。乾隆说出这样的话,难怪乔治三世笑成那副德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