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2)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

(3)楼南:一作“楼台”。

(4)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5)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

(6)素娥:即嫦娥。

(7)斗:比赛的意思。

(8)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这样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

据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

意思是说:曾经跟你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看寒冬里绕着台阶生长的白菊。你已经去世多年,没有了你的消息,我独自一人对着酒杯陷入回忆。我不愿意和当年的汉朝的人一样去种植苜蓿,可怜的楚国人只能望江兴叹。有人官至郎君,我却无缘再看到。

这首诗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使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名字令狐楚的“楚”字,按照当时的习俗,他不能毁掉,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jí)恨李商隐。

点击以下蓝色字,即可学习相应的诗词。

1~12年级要背诵的208篇古诗文(附音频),值得收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1——6年级提分资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