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方便麪雙雄”爲何差距這麼大……

606.86億元營收。

這是3月25日晚間,食品巨頭康師傅發佈的2018年財報中公佈的全年營收的具體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康師傅營收達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

記者注意到,在康師傅披露年報的前三天,康師傅的老對手、方便麪行業的另一巨頭統一也提交了其2018年“成績單”。相較於統一2018年全年217.72億元的營收,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幾近前者的3倍,差距顯著。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統一,康師傅的品牌效應以及羣衆基礎更勝一籌。同時,與聚焦華東、華南市場的統一相比,康師傅則是全國化運營。“這也說明,康師傅整體規模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康師傅兩大主營均增長

從康師傅方便麪與飲品兩大主營業務來看,2018年均有所增長。其中,方便麪業務實現營收239.17億元,同比增長5.73%,佔集團總收益39.41%。根據財報數據,高價面和容器面是其發展的重點,且銷售額均有所增長。相比之下,中價面、乾脆面銷售下滑幅度超過兩位數。對於這種情況,康師傅在公告中稱,其關注中產階級崛起及消費的持續升級,逐步佈局高端、超高端市場,以此引領行業升級。

“近年來,隨着羣衆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對產品品質及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行業發展趨勢,對於已被消費者貼上‘不健康’標籤的方便麪來說,企業積極佈局中高端產品,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質量。”一位快消領域業內人士如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據記者瞭解,2018年11月,康師傅推出EXPRESS速達麪館等高端新品,產品的目標人羣是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人羣。老對手統一也不甘落後,其推出的中高端產品“湯達人”成爲其方便麪板塊的主力產品,統一的年報顯示,“湯達人”的收入增速保持在兩位數。

反觀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增速相對略慢。2018年,其飲品營收達353.12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1.61%,佔集團總收益的58.19%。對於飲品業務的表現,康師傅表示,公司推動多項產品調價後,持續推進產品結構性調整。

2018年初,康師傅宣佈旗下部分飲品漲價。彼時,康師傅對外公佈的漲價函顯示,基於國內外原物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及繼續爲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的考慮,將針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主要包括傳世和輕養兩個果汁系列,建議零售價均上漲0.5元,包括冰紅茶、冰綠茶在內6款茶飲料的通路價格也略有調整,但暫不涉及零售價。

《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康師傅歷年財報發現,除在2018年方便麪業務佔比略有回升外,近年來,康師傅飲品業務的營收佔比逐年提升,而方便麪業務佔比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康師傅飲品業務佔比分別爲57.61%、58.58%、59%、58.19%,而同期方便麪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爲39.69%、38.69%、38%、39.41%。

“相較於方便麪來說,康師傅飲品體量更大,佔比超過半數,其價格提升更有利於康師傅業績的提振。”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記者發現,在其飲品業務中,除了康師傅茶飲與碳酸飲料及其他品類的銷售額有所增長之外,其純淨水與果汁的銷售額與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

朱丹蓬對記者表示,純淨水與果汁銷量的下滑,主要與純淨水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康師傅在果汁產品上創新速度較慢有關。

方便麪業務營收是統一的2.8倍

記者發現,曾經的“方便麪雙雄”如今的差距已越來越大。

3月22日,統一披露的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17.72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約10.3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飲料業務營收上升3.6%,達126.19億元,佔集團總營收的比重爲58%,方便麪業務營收上升5.7%,達到84.25億元,佔集團總收益的38.7%。

從方便麪業務來看,康師傅2018年來自於方便麪的營收爲239.17億元,是統一該業務營收的2.84倍。在飲品業務上,統一126.19億元銷售額僅約爲康師傅的1/3。

“據我們觀察,近年來康師傅與統一的發展戰略有所不同,康師傅主要是進行產品升級、發力中高端產品,而統一更加專注於自創品牌的升級。”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上述說法或有跡可循。過去兩年,康師傅不僅升級了方便麪品類,推出高價面和高端面,而且在飲料領域推出了中端水“優悅”,以應對中國大陸市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而統一除了適時抓住方便麪領域的升級機會,推出高端面外,飲料領域,在持續推出果蔬汁領域新品的同時,跨界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並大膽弱化集團屬性,繼續“去統一化”策略。

“如果想要縮小兩者的差距,統一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銷售渠道的下沉。”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國際金融報記者 馬雲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