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開始考慮需不需要把生活機也換成iPhone,最後因爲有一個必須的功能只有安卓機纔有,所以並沒有手持雙iPhone,只是買了當時最新的旗艦安卓機(買最新旗艦也是基於不想折騰的想法)作爲工作機(只裝了微信和WPS兩個App),而iPhone轉化成生活機。二是愛折騰,有些自己想要但是本來沒有的功能,安卓機root以後很多都能實現(比如怎麼讓手機變成電腦遙控器,遙控電腦開關機之類的奇奇怪怪的想法)。

大概90年代,家庭PC剛興起的時候家裏就買了第一臺電腦,那時候的PC很多東西不完善,但又愛玩所以從小就學着各種折騰,拆機、重裝都是經常的事。遇到問題了,自己查資料或者讓家長買教程書來看。

這算是打了一點折騰的基礎吧。

到了智能機時代,在大學畢業前用的一直都是安卓機。一是自己不怕折騰,自己能學着刷機、換硬件什麼的,對於不想給的權限有辦法限掉,對於不想看的垃圾彈窗有辦法屏蔽。二是愛折騰,有些自己想要但是本來沒有的功能,安卓機root以後很多都能實現(比如怎麼讓手機變成電腦遙控器,遙控電腦開關機之類的奇奇怪怪的想法)。

再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想着買一張工作用的電話卡將工作和生活分開,於是需要買多一部手機,剛好跟朋友約好去香港玩,就在香港買了第一臺蘋果。剛買的時候也還是帶着用安卓機的思維,想着回去可能要重新研究一下怎麼“搞機”。

但事實是,工作以後發現。iPhone這傢伙,你根本不用怎麼管它,它也不會瞎給你添麻煩。權限什麼的不想給安裝完第一次啓動提醒授權的時候你直接拒絕掉就行了,也沒啥影響。廣告、垃圾彈窗什麼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另外就是工作以後已經沒有時間去研究怎麼用手機實現那些腦海中奇奇怪怪的想法了,頂多的是想要什麼,百度一下哪個產品能實現就買一個回來。

剛說了,買了iPhone後,安卓機仍然作爲生活機在用着。但像前面說的,已經沒有時間精力來“搞機”了,加上官方的系統長時間不維護更新,於是體驗越來越糟糕。

於是開始考慮需不需要把生活機也換成iPhone,最後因爲有一個必須的功能只有安卓機纔有,所以並沒有手持雙iPhone,只是買了當時最新的旗艦安卓機(買最新旗艦也是基於不想折騰的想法)作爲工作機(只裝了微信和WPS兩個App),而iPhone轉化成生活機。

然後整個世界就都清淨了,新安卓機現在還是各種彈窗,各種要求權限,各種bug。但因爲我只用微信在電腦上掃描登一下工作微信號以及用wps看看資料,所以這些對我已經沒什麼影響了。廣告、通知滿屏,但是我清理都懶得清理。

其實準確地說,iPhone體驗好是因爲有安卓機的襯托。

iPhone只是做好了它作爲一臺手機應該做好的工作而已,而安卓機則沒認真把一臺手機應該做好的事做好,如果你想在它身上體驗好一點則需要你給它投入時間。

而工作的人,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