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世家

鄧稼先於1924年6月25日在安徽懷寧縣鄧家祖宅出生。鄧家是一個書香世家:

六世祖:鄧石如,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文學泰斗、鄧派創始人。

五世祖:鄧傳密,書法家。

三世祖:鄧繩侯,書畫家,曾任安徽都督府教育司司長。

祖父:鄧藝孫,教育家,曾任安徽教育司司長。

父親:鄧以蟄,現代美學家、美術史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鄧稼先出生8個月後,母親便帶他和兩個姐姐到了北平。父親留學歸來,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當教授。

他從小在清華園中長大,不僅熟讀四書五經,還通讀世界名著,學習英語和數學。

1936年,12歲的鄧稼先考入崇德中學念初二。

1937年,“七七事變”後22天,北平淪陷,次年10月,湖北漢口淪陷,日軍強迫市民高舉日本國旗出來遊行。當時只有14歲的鄧稼先將日本國旗撕碎,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幾腳。

1939年,因抗日戰爭爆發,崇德中學停辦。

父親擔心鄧稼先因“撕旗事件”被人告發,便安排他南下昆明唸書。臨走時他叮囑鄧稼先:

“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像我這樣,不要學文,學科學對國家有用。”

追尋強國之夢

1941年秋,鄧稼先考入了西南聯大(成立於抗戰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併,爲中國培養出了很多優秀人才)物理系。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當時的西南聯大條件簡陋,時不時還有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但看着受盡凌辱的祖國,西南聯大的所有師生都憋着一股勁,日以繼夜拼命學習,埋頭尋找着中國的強國之路。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西南聯大的物理系,彙集了衆多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教授,受業於他們的鄧稼先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

畢業後,鄧稼先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可是他希望學習更先進的知識,報效祖國。

1947年,23歲的鄧稼先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次年進入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生院。

三年的課程,他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修滿學分,獲得博士學位。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1950年8月29日,在拿到學位後的第九天,鄧稼先婉拒導師的挽留,收拾行李,與二百來位留美學者一起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啓程回國。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那一代中國的最優秀的留學生們的信念:離開,就是爲了歸來。

兩彈一星

鄧稼先回到了這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的祖國,從1951年到1958年,他先後發表了多篇論文,爲中國核理論研究拉開了序幕。

1958年2月,領導中國核工業發展與核武器製造的二機部成立,錢三強任副部長。

1958年6月,在大國核威脅下,毛澤東說:

“原子彈就是那麼大的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58年8月,錢三強與鄧稼先進行了一次祕密談話,他告訴鄧稼先“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問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連妻子都需要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這一年,鄧稼先34歲。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因爲嚴格保密,他只對妻子說:

“如果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輩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爲它死也值得。”

從此,鄧稼先隱姓埋名,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帶領大家解開原子彈的科學之謎。那時他們只能使用算盤進行極爲複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爲了演算一個數據,常常通宵達旦工作。

1959年8月,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並拒絕提供原子彈數學模型和資料。還嘲諷說:

“離開外界的援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着這堆破銅爛鐵吧!”

蘇聯人背信棄義,鄧稼先和他的同事們卻以驚人的毅力繼續研製原子彈,在荒涼的大西北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基地。

1961年,中國人終於靠自己的力量確立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蘑菇雲騰空而起,這一聲戈壁驚雷,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在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氫彈試驗成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文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一開始鄧稼先所處的單位並未受到波及,他們繼續埋頭苦幹。

1971年,隨着“文化大革命”的持續深入進行,許多科學家蒙冤被害,鄧稼先和同事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鬥。

國士

1979年,在一次氫彈空投試驗中,降落傘未打開,氫彈直接摔了下來。鄧稼先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趕去輻射區,確認沒有發生最危險的情況,出來之後,他說了一句話:平安無事。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也是因爲這次事故,他身體受到輻射影響,但仍然堅持工作。

1984年,他帶病再次前往大漠深處,指揮第二代核武器試驗。

1985年,鄧稼先因直腸癌住院。

1986年7月,他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享年62歲。鄧稼先臨終前說:

“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楊振寧曾問鄧稼先:原子彈研究成功後,得到了多少獎金?鄧稼先回答:原子彈十元,氫彈十元。

已年逾九十的鄧稼先遺孀許鹿希,至今仍然住在50多年前的老房子裏。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中國有“國士”:鄧稼先,讓中國人挺直了脊樑!

人類羣星閃耀(78)——鄧稼先 國士無雙,離開是爲了歸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