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殷的祖先是契(xiè),契的母親叫簡狄,是有娀(sōnɡ)氏的女兒,帝嚳(kù)的次妃。簡狄與兩個同伴一起去河邊洗澡時,看見燕子下了一隻蛋,就撿起來喫了,因而懷孕,生下了契。

契長大成人後,輔助禹治理洪水有功,舜帝於是對契說:“現在,百姓之間不和睦,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間五倫關係不順,你去擔任司徒,要認真地傳教五倫教育,施行五倫教育時要寬厚。”舜帝將商地分封給契,並賜他姓子氏。契在唐堯、虞舜、夏禹的時代,爲百姓做了許多事,功業卓著,百姓的生活因而得以安定。

契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昭明繼位。昭明去世後,其子相土繼位。相土去世後,其子昌若繼位。昌若去世後,其子曹圉(yǔ)繼位。曹圉去世後,其子冥繼位。冥去世後,其子振繼位。振去世後,其子微繼位。微去世後,其子報丁繼位。報丁去世後,其子報乙繼位。報乙去世後,其子報丙繼位。報丙去世後,其子主壬繼位。主壬去世後,其子主癸繼位。主癸去世後,其子天乙繼位,這就是成湯。成湯在夏朝爲方伯,有權征討鄰近的諸侯。

從契到成湯,曾經多次遷都。到成湯時才又定居於亳,這是爲了追隨先王帝嚳,重回故地。成湯還因此寫了一篇《帝誥》,敘寫遷都的情況。

有一天,湯外出,看見野外四面張着羅網。張網的人祈禱說:“願四面八方的禽獸都進入我的羅網!”成湯聽了說:“哎,這樣豈不是把全天下的禽獸都捉光了!”於是,他把羅網撤去三面,讓張網的人祈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聽從命令的,就到我的羅網裏來吧!”諸侯聽到這件事後,都感慨地說:“湯的仁德真是高遠,連禽獸都受了他的恩惠。”

殷商的興起

商湯像

當時,夏桀推行暴政,荒淫無道,還有諸侯昆吾氏在作亂。於是,湯舉兵,由伊尹跟隨,率領諸侯,湯親自握着大斧指揮,先討伐昆吾,後來又討伐夏桀。湯說:“來,你們衆人都過來聽我說:並不是我這個人興兵作亂,實在是因爲夏桀他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也聽到你們總是說夏桀罪孽深重,我畏懼上天,不得不去征伐他呀。如今,夏桀犯下這麼多的惡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的。此刻在這裏,你們可能說:‘我們的國君不體恤我們,拋開我們的農事不管,卻要去征伐打仗。’你們或許還會問:‘夏桀有罪,那又能怎樣?’夏桀君臣耗盡民脂民膏,掠光了夏國的資財。夏國的民衆都在怠工,也不團結。他們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消滅,我寧願和他一起滅亡!’夏王的德行已經敗壞到這種地步,現在我一定要去討伐他!希望你們和我一起來奉行上天的旨意,我會重重地獎賞你們。你們不要懷疑,我絕不會言而無信。如果你們違抗我的誓言,我將懲罰你們,概不寬恕!”湯把這些話告訴傳令長官,寫下了一篇《湯誓》。當時湯說“我很勇武”,因此他號稱武王。

夏桀在有娀氏的舊地大敗,奔逃到鳴條,夏軍徹底崩潰。湯乘勝追擊,進攻忠於夏桀的三葼(zōnɡ),繳獲了他們的寶器珠玉。因爲這是國家的固定財寶,義伯、仲伯二臣爲此寫了《典寶》。夏被湯滅掉之後,想換掉夏的神社。然而,夏的社神供的是遠古共公氏之子句龍,在平定水土方面沒有誰能超過他,所以沒有換成,於是寫下了《夏社》,說明夏社不可換的理由。伊尹向諸侯公佈了這次大戰的戰績,自此諸侯全都聽命歸服了。湯登上天子之位,天下得以平定。

湯班師回朝,途經泰卷時,中壘(huǐ)作了朝廷的誥命。湯廢除了夏的制度法令,回到國都亳,作《湯誥》號令諸侯:“三月,殷商王湯親自到了東郊,向各諸侯宣佈:‘各位可不能不爲民衆謀立功業,要努力辦好你們的事情。否則,我就對你們嚴加懲辦,那時可不要怨恨我。’又說:‘過去禹、皋陶長期奔勞在外,對民衆有功勞,民衆才得以安居樂業。當時他們治理了東面的長江、北面的濟河、西面的黃河、南面的淮河,這四條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萬民才得以安穩地生活下來。后稷教導民衆播種五穀,民衆才知道種植各種莊稼。這三位古人都對民衆有功,所以,他們的後代能夠建國立業。從前蚩尤和他的大臣們殘害百姓,上天就不降福於他們,這樣的事在歷史上也是有先例的。先王的教誨,可不能不努力照辦啊!’又說:‘你們當中如果有誰幹出違背道義的事,那就不允許他再當諸侯,那時你們也不要怨恨我。’”湯用這些話告誡諸侯。伊尹又作了《鹹有一德》,說明君臣都應該有品德;咎單作了《明居》,講民衆應該遵守的法則。

殷商的興起

商周貴族服飾展示圖

袖織紋衣、蔽膝穿戴。

商湯親政之後,修改曆法,把夏曆的寅月爲歲首改爲丑月爲歲首,還改變了器物崇尚的顏色。他崇尚白色,規定朝會要在白天舉行。

湯回到亳都,自稱武王。傳十代到盤庚,中間遷都五次。從第六代中丁到第十代陽甲,衆兄弟之間爭奪王位,政治衰亂。君王大造宮室,貴族奢侈腐化。陽甲死,弟盤庚立。盤庚以後,商又稱殷,又稱殷商,本名仍稱爲商。

盤庚傳到紂凡8代12王,只有武丁和祖甲比較賢明。武丁在位59年,祖甲在位33年,其餘多是昏亂的君王,不知道稼穡的艱難,不留心民衆的勞苦,一意講究享樂淫逸。他們的在位年都短促,或八九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商朝傳到紂之後,被周朝取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