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立成(山西太原)

白羊山,在五台县治东南七十余里东峪村之东。丹嶂万仞,自下望之,有白羊奔跃状。山下出泉,为东峪河发源之地。

白羊村海拔近两千米,东南有南天门,西北有羊河门,整个山势呈东西走向,地域内东西约七公里,南北约五公里,地质构造独特,由于远古时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地质奇观: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山上有许多自然景观,山沟里巨石滚滚,苔漫石上,河床上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间或有瀑布发出美妙声响;山坡上密林蔽日,花草繁茂,环境幽静,令人陶醉。流域内,高山流水,一派绵绣风光。伴随自然景观留下许多美丽传说,是集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绿色旅游避暑胜地。

从陡寺永安桥上,向东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景点是“和尚领着大姑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陡寺村向东行四公里,便进入白羊地域。在白羊与南黑山交界处,有"三个和尚与三个大姑娘”的景点群,栩栩如生,见者无不称奇。

在白羊与南黑山之间耸立的“和尚领大姑娘”、“和尚背篓子”、“和尚牵骆驼”、“大姑娘骑骏马”等景点群,感动一代又一代痴情人。至今,留有他们吃喝神水、“馍馍石”、“糕石”。神水常年不断,冬季不冻,更为神奇的是人们喝上此处的水,从来不肚痛。

山岔口顺着山路走不多远,便是二流咀,对面是山墙山,风景迷人,山上有悬钟堂,挂钟崖,悬钟堂内有庙、龙池,崖边上有马蹄印。传说是武圣关老爷骑马路过时留下的。康熙26年的《五台县志》村邨中记载:“陡寺村古刹甚丽,其林木翳蔚,飞瀑如练处名‘悬钟堂’。”

周边的山墙山状如葫芦,自然林茂密,山上还有“起肚崖”、“轿顶山”、“狮子墩”、“黑风洞”、“阎王鼻头”等景点。二流咀下河床上有一连串天然浴池。绕过二流咀,朝东望去,远处峰头下两百米高的“刀刃山”似一把宝剑直刺蓝天。刀刃山(一柱擎天)实为鹰头,所在山势呈雄鹰展翅飞上蓝天。

刀刃山前不远处,两山对峙,这里伏天有结冰的羊河门。传说,两座山是两扇门,很久以前,黑夜两扇门自动关闭,内外隔绝。穿过山门,右边悬崖如劈,悬崖中有远近闻名的石羊,白羊村便是由此得名,白羊生在平山县白羊关,长在白羊村,葬在白羊坟。秋季夜间,白羊自动从崖上下到河里,到地里吃谷子,到平山吃麦子,后被南蛮子发现打断一条腿,从此就再也下不来了,永远留在峭壁上,现在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白羊的痕迹。从滑石片到羊河门约五华里长,沟内巨石滚滚,叫巨石沟。两面山崖上,依次分布着“石狮子”、“石狮子灯”、“石剑”“月亮岩”、“石猴”、“石鸡”、“坎膝盖”、“雷公顶”、“老牛屁股”等景点,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猪”、“石羊”、“石棺材”、“石鸡”、“石猴”称为羊河门五大景。

白羊崖往前300米,便是白羊村,该村座落在南山脚下,一条街连着各家各户,西头街宽敞,称“卧虎滩”。传说是古时候,有两个神仙下凡的妇女,拂晓早早起来碾米,看见在碾道里卧着一只老虎,两妇女赶快过去,用碾棍把老虎压住,所以“卧虎滩”又叫“压虎滩”,又传说,阎锡山曾在一次梦中梦见“卧虎滩”,醒来急派手下人四处查寻,后在白羊村寻见“卧虎滩”,得知“卧虎滩”东面晋冀交界处,悬崖峭壁,关隘险要,易收难攻,是山西东部的重要关口,为防奉军入侵,遂拨军费,在南起“南天门”,北至新鹞沟几十里长的悬崖峭壁上,打了36个深洞,用于贮存军火,驻兵防守。仅白羊村就有十个洞,当时驻扎着一个连的兵力。

出白羊村向东南至南天门,约六华里,山势较缓,一路上随处可见灌木丛生,各种花卉点缀绿茵,鸟鸣林静,“石人”静立,怡然自得。中间有小沟叫“情人谷”,谷里充满生机,充满温馨,充满浪漫,在悠悠的白云下,在缓缓的山坡上,在绵绵的野草里,在情人谷里走上一趟,定会结下一世情缘。

晋冀交界处的“南天门”,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老百姓形容此处是举手摸星星,低头望深谷。南天门悬崖下,有一圆柱山,突兀而起,传说,八百年前,这里是山寨,有一将领率兵占据山寨,占山为王,官兵久攻不下,后用火攻,火烧山才消灭了贼寇。据说,在石家庄史志上尚有记载。在晋冀交界处,有座“三县岭”(海拔1789米):岭西北是五台县,岭南是盂县,岭东是平山县。鸡雄一鸣,声传三县。

抗战时,当地妇女生下一怪婴:一生下来就会说话、满嘴牙、长着长头发。他说:别看我头发长着长,日本鬼子八月里进山庄;别看我满嘴牙,日本鬼子回不了家。说完就死了。白羊村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游击队活动的足迹。当地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英勇的抗日史,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当时流行的一首抗日民歌这样唱道:“圪瘩窝窝酸又甜,八路军吃的真可怜,糠甜面、青菜饭,每日起来打胜仗”。在抗日军民的不断围困打击下,日本鬼子屡次收缩退出。于1943年9月从石佛寺炮台退至白家庄,最终退出了移城河流域。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二分区藏粮洞位于孤石沟里财粮塔上,藏粮洞共有16个,洞宽2米,高2.5米,深5米。洞内藏有五台全县民众所捐的豆子、小米、玉米等,一个洞存粮1万余斤,一共存粮18多万斤。阎锡山打的防守洞也是八路军存粮的地方。白羊村的抗日积极分子送到防守洞外,后由八路军专人送到防守洞,以防泄露遭日军破坏。

孤石沟里有一巨大孤石,号称天下第一大印。紧挨尧沟的东峪村,界限东起崖堂门,西至黑石头约一公里。在三县岭下,还分布着二千多亩原始森林,令人奇怪的是,平山县、盂县的树种是柴树,而五台县这边却是桦树,晋冀交界处还是重要的自然植被分界线。三县岭东约四公里处,有一古长城遗址,长约四十米,高十米的白羊关被誉为“天下第二关”,位于平山县营里乡,与山西五台县陈家庄乡白羊村交界。

白羊村西北方,有一高山叫“乌牛寨”,巍峨壮观,寨上面积约四千平米,四周是十几丈高的悬崖,只有一条险路,可攀援而上,“乌牛寨”分前后寨。古时住着几十号人,养着马匹,耕种土地,舞刀射箭,繁荣一时。

传说“乌牛寨”下卧着一头乌牛,寨前石鸡筒有些乱石,形似一群“石鸡”,昂首挺立向着西方,高山反寨时,金鸡报情,高山率兵从西一来反寨,“石鸡”呱呱叫,寨上乌牛听见就站起来,寨随乌牛同时升高,乌牛寨是一座活寨,因此高山屡反不下,后来,高山避开石鸡,绕到乌牛寨背后,等待时机,寻找破寨办法,后见寨上伙夫经常从寨上下到沟里挑水,于是心生一计,一次,伙夫又下到河里挑水,高山变成一条小狗,一直跟着伙夫,伙夫见状心想,你想跟着就跟着走,于是就把他带上了“乌牛寨”,一上寨高山立地现了原形,瞬时撒豆成兵,才把寨子上的人,吓得退到西面,从十几丈高的悬崖上跳下,全部摔死。

现寨上还有砖瓦、罐、宋刀、兑窝、人骨等遗物,还有四个深深的牛蹄印。遗碑上刻着:手搬降龙木,脚蹬降龙木,嘴对嘴喝烧酒,想取银两靠右手。

白羊村东北方,有鹰嘴崖(石雕)、柳林尖和打尖洼等景点,且紧邻黑山关景区,枫树满山坡。白羊村山水神奇,充满魅力,皋月当空行走在白羊山路上,流水潺潺、松影斑驳,顿觉“明月松间照,溪水石上流”。伫立在南天门上,顿觉天高地阔,向北可看到五台山的北台顶,向南可看到盂县城,向西可遥望西龙池蓄能电站,向东眺望红色胜地西柏坡尽收眼底,千山万水似万马奔腾,又似波涛汹涌,日出时岗南水库水色一天,傍晚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登上高山巅,一揽众山小”,会发自肺腑的感慨——白羊山水如此多娇!

白羊村神奇景观,美丽传说,令人神往,有待当代人开发这片美丽的自然生态旅游避暑胜地。近年来,时有来自国内外的驴友,或三五人,或一二十人,来这里游览避暑,野外露宿。成为陈家庄乡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