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八阿哥和八福晉卻非常瞭解雍正的性格,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大事不妙了。其實“大不敬”只是雍正的藉口,首先雍正剛登基,地位還不是很穩固,所以不殺八阿哥只是在尋找機會,而八福晉的這句話正好給了雍正打擊八阿哥的藉口。

康熙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繼承了剛剛穩定下來的江山,康熙絲毫不敢鬆懈,安邦治國,嘔心瀝血,爲清朝作出了不少貢獻,只可惜康熙一世英名,晚年期間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當時康熙非常疼愛嫡子胤礽,將他封爲太子,但是胤礽的表現卻讓康熙大失所望,他便廢了太子之位,結果這一舉動卻讓別的皇子看到了機會,於是便引發了太子之位的爭奪戰。

不得不說,比起有些帝王沒幾個優秀的候選人來說,康熙的皇子們個個優秀,也是很讓熱頭疼的。在這種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太子之爭便打的尤爲慘烈,其中比較強勁的兩個對手,當屬八阿哥和四阿哥(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八阿哥胤禩英勇善戰,也是朝廷中“阿哥黨”的首領,他的勢力中包括很多朝廷重臣,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是他陣營的人。在外人看來,太子被廢后,胤禩的希望最大。但是和性格耿直的胤禩不同,四阿哥胤禛要更有城府,在“九子奪嫡”之前,胤禛一直表現的清心寡慾,喫齋唸佛,看起來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其實私下裏一直在廣交人脈,集結勢力。

所以在雍正上位後,心思縝密的他並沒有立刻殺掉八阿哥,反而將他好喫好喝的供着,還將他封爲“廉親王”。文武百官都稱讚雍正皇帝寬仁大義,對曾經要致自己於死地的人,還能念及手足之情不計前嫌。但是八阿哥和八福晉卻非常瞭解雍正的性格,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大事不妙了。八阿哥知道已成定局,整日十分憂愁,但是八福晉卻是個暴脾氣,在別人前來慶賀的時候,她直接說:“皇上的這個賞賜沒什麼值得祝賀的。”雍正聽說後,立即以“大不敬”的罪名將八福晉施以火刑,挫骨揚灰。

難道雍正是這麼個小心眼的皇帝嗎?其實“大不敬”只是雍正的藉口,首先雍正剛登基,地位還不是很穩固,所以不殺八阿哥只是在尋找機會,而八福晉的這句話正好給了雍正打擊八阿哥的藉口。其次八福晉的出生名門,她孃家很多人都是朝廷的重臣,所以殺死八福晉實則是在打擊一批朝中舊勢。同時他也知道,八阿哥和八福晉感情很好,殺死他心愛的女子,對八阿哥的打擊可想而。所以雍正在不動聲色之間,就完成了“一箭雙鵰”,可以說是十分老謀深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