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母基金周刊联合东南基金汇、紫金山新闻财经频道、南京河西CBD管委会共同主办的“LP xGP下午茶”南京专场活动圆满结束。这是在南京地区举办的首次基金路演活动,也是下午茶系列第26期活动。6家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一线机构参加路演,体现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各项举措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当天下午60余家GP和LP机构相聚在南京市新地中心进行热切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分别在两个场地同步进行,6家GP机构在路演厅中闭门展示分享,毅达资本、东南基金、苏民投、国发创投、金茂资本、盛世母基金等二十余家LP机构参与。

主会场的圆桌论坛同步进行,嘉宾围绕《当下拐点时刻GP如何应对?》进行了热切讨论。整场活动嘉宾分享干货满满,LP和GP互动充分。

以下为嘉宾现场实录。

嘉宾发表致辞: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靳璐

东南基金汇总经理方国

母基金周刊创始合伙人张予豪

路演环节:

接下来,二十余家LP机构对六家路演GP机构分别进行了点评。

与此同时,主会场论坛也在火热讨论当中。

圆桌论坛环节:《拐点时刻GP如何应对?》

论坛主持 母基金周刊业务合伙人代宁

论坛嘉宾(按从左向右顺序):

南京东南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业务部负责人李杰

以正资本基金部总监黄小熙

上海泰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红军

拉尔夫创投创始合伙人陈冬华

江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人社局副局长周文成

南京东南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业务部负责人李杰认为,很多人因市场波动而焦虑,觉得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实际上,市场从来都是波动的,跳出现在,将时间轴拉长至30年甚至50年来看,其中可能会经历有七、八个经济周期。在每个周期的下行期和谷底时,悲观情绪一定会蔓延,这很正常。

对GP来说,困难客观存在。然而克服困难做成事情,这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李杰对长期趋势表示乐观:“谷底总会回弹,只要能在寒冬活下来,在未来的春天,就能活得更好。”

以正资本基金部总监黄小熙表示,在目前的形势下,需要产业的积累和沉淀,只有深耕行业,才会持续不断地投出好项目来。比如母婴行业,可以细分为孕前、孕中、孕后、早教等一系列链条,而餐饮又可以从仓储、物流、冷链、原材料等多方面,周边还能延伸出SaaS平台、设计团队等项目,这些都是未来可以投的标的。GP要做到脱颖而出,要善用自己的产业资源,才能让LP发现,“就算我很小,也能被关注到”。

上海泰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红军介绍,泰意资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GP,前几年围绕集团的主营业务进行投资,最近几年在康养和文化创意方面开始布局,这也是他们选择转型的一些举措。“比如与其他公司合作,可以共同投资,或者是对一些有潜力的优质资产,通过后期改造、运营提升价值,这样一种操作模式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传统模式。”面对募资环境的紧缩,泰意资产选择以观望为主,这段时间养精蓄锐,学习、梳理行业资源,放缓脚步、等待机会。

拉尔夫创投创始合伙人陈冬华谈到,就现在而言,对一线机构来说,募资难度相对较低,他们有优势和口碑,对一些中小型投资机构,包括一些业绩不是很突出的机构来说,估计从今年开始,到明年甚至后年,有很多投资机构都不会去投项目,甚至会转型。拉尔夫创投主导的投资行为也会相对谨慎,以前一年投资10个项目,从100万到500万不等,那么现在就要脚步放缓。我们依然在看项目,但要花更多的时间,希望挑出比以前更优秀的项目。除了谨慎,还要乐观面对。

江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人社局副局长周文成认为,初创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南京市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名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及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未来将积极引进具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希望得到优质机构的投资和辅导。

会后,信中利联合执行总裁、高级合伙人陈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投资机构往往没有地域偏好,哪里有好的项目,就去哪里。在她看来,城市或地区要成为优质项目的聚集地,首先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政策支持也极其重要。

陈丹说,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信中利资本作为立于潮头的投资机构,愿意鼓励和引导好的企业落户南京。

▲ Clawbacks——回拨机制条款,LP的权利保障与收益陷阱

▲ 盘点创投三十年:资本寒冬不过是行业成熟的前夜

▲ 万亿引导基金难解“募资难”?新环境下政府引导基金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母基金周刊》

FOF weekly

国内首份针对母基金行业的资讯和服务平台,围绕母基金行业的相关的数据、动态、观点、人物以及深度报道和解读,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行业发展;同时依托媒体入口,组织培训、咨询、接洽会以及行业峰会,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