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從今年1月1日起早已暫停加徵關稅的“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也將於12月15日重新進入中方反制清單。比如某種美國商品,在第一輪反制中被加徵了25%的關稅,又在第三輪反制中被加徵5%的關稅,那麼措施落地後將被加徵30%的關稅。

原標題:一次有理有利有節的被迫反制

意料之中的消息,在週五如期而至。

23號晚上8點左右,國社發出電訊。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徵關稅

兩條消息,講得清楚明白,指向十分明確——

對原產於美國的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針對的是8月15日美國政府宣佈對自華進口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美方分9月和12月兩次加徵,中方也分成9月和12月兩次反制。

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徵關稅,針對的是美方在今年5月、8月兩次違背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共識和大阪會晤共識,持續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的舉動。

消息發佈後,美國市場的即時反應十分直接——

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道指跌0.48%,納指跌0.55%,標普500指數跌0.46%。石油股、汽車股集體下跌,埃克森美孚跌1%,雪佛龍1.1%;特斯拉跌1.16%,通用汽車跌1.36%,福特汽車跌2%——財聯社電報

其實,如果對中方的立場稍有了解的話,就不會對現在這種情況感到意外。

對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

這句話已經說過無數遍,大家的耳朵怕是要聽出繭子來了,美方一些人想必也都聽到了。

聽到了,但是不是聽到心裏去了呢?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中方的這種針鋒相對的反應,我們在多篇文章中都分析過——

中國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反應,就像一臺精密儀器,觸發條件必然產生後果。你有誠意,那麼磋商談判自然可以推進。你想施壓,那麼反制措施勢必迅速到來。

粗略梳理了一下,從2018年4月4日到今天,針對美方301措施的關稅反制,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一共發佈了三輪共7條公告。

23號發佈的對750億美元進口商品採取措施,就是開啓了第三輪反制。

第三輪反制,有些值得密切注意的變化。

首先,包括原油、汽車及零部件等商品首次或重新出現在中方的反制清單上。

大家可以檢索一下,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網站上發佈的第三批加徵關稅公告的“清單一”中,包括了稅則號列爲“27090000”的“原油”。

這是“原油”首次出現在中方的反制清單上。

同時,從今年1月1日起早已暫停加徵關稅的“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也將於12月15日重新進入中方反制清單。

不僅如此,稅委會的公告中,還有一句十分專業的表述——

對原產於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徵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這話什麼意思?

陶然筆記諮詢了財稅領域的專業人士,得到兩個字的解釋。

疊加

美方加徵三輪關稅,中方進行了三輪反制。如果前兩輪被列入反制清單的美國商品,再次被列入第三輪的反制清單,那麼最新的關稅稅率將是在此前基礎上,再加上新的追加稅率。

比如某種美國商品,在第一輪反制中被加徵了25%的關稅,又在第三輪反制中被加徵5%的關稅,那麼措施落地後將被加徵30%的關稅。

可能遇見這種情況的美國商品有哪些?

陶然筆記沒有詳細地逐一比較,但是能確定的是,有一種商品被列入了9月的反制清單中——大豆。

從這些變化能看到中方不斷強化的立場。

中方是不想打貿易戰的,但美方如果不斷極限施壓,那麼唯一的後果就是讓更多領域的美國企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打貿易戰沒有贏家。

這是反覆講過的道理,就看願不願意聽而已。

其次,中方反制經過精細考量,遵循“於我有利”的原則。

國社在發出消息稿之後不久,還發出了一條解讀稿件。

堅決反制 精準有力——專家評析我國對美關稅反制舉措

文章內容講得很清楚,摘錄如下,不復贅述。

我國出臺對美關稅反制舉措體現出三個“充分考慮到”,即充分考慮到反制的效果、充分考慮到加徵關稅後的可替代性問題、充分考慮到對於人民生活和產業升級的影響。

從此前幾次反制來看,我國系列舉措精準有力,效果“非常好”。在對美加徵關稅後,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產品進行了相應降稅。“也就是說,對美加徵關稅後,並不意味着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成本一定會提高。”

對於藥品醫療等產品,我國沒有納入加徵關稅清單,以盡最大努力減輕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加徵關稅勢必對我國國內一些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對此,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將繼續開展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工作。

此外,中方的反制並非喊打喊殺,而是針對美方舉動理性而有節制的回應

從去年到現在,無論是稅委會的公告,還是中方相關部門的表態,用得比較多的一個詞是“針對”。

這個詞,體現了一種因果關係——美方對中方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到現在,中方反制措施都還是比較節制冷靜的,也主要集中在經貿領域。

如果美方一些人感受到冒犯的話,那不過是不習慣“平等和相互尊重”而產生的副作用。

這一點上,可能市場看得要更清楚一些。

比如,23日中方反制舉措出臺後,美方一些人急躁地表示將對中國關稅措施作出回應和下令美國公司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產地。

然而,這個表態之後美股跌幅進一步擴大。開盤兩個小時左右,道瓊斯指數下跌321點,跌幅1.22%,標普500指數下跌1.3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52%。

在陶然筆記看來,即便是目前這種情況,接下來的走勢仍然存在多種可能。

國社的消息稿裏,也將這種前景講得很清楚。

如果有心,倒不妨冷靜地再讀讀。

中方採取加徵關稅措施,是應對美方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被迫之舉。中方再次重申,對於中美兩國,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希望中美雙方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爲前提,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分歧,積極構建平衡、包容、共贏的中美經貿新秩序,共同維護並推動改革完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合作。

綜合來看,這是一次有理有利有節的被迫反制。

接下來的走勢,也不難判斷。

美方願意好好談,中方自會相向而行。

有人想要接着打,中方一定奉陪到底。

來源:陶然筆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