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上一個白酒黃金十年的開端劃線,要找一家發展堪稱完美的企業爲案例,大概非洋河莫屬。2003—2012年,洋河抓住機遇,從年銷售三、五億騰飛到近兩百億;2013—2015年,洋河低調完善市場管理,平穩度過行業調整期;2016年,行業消費升級跡象顯現,洋河再一次開啓高增長:夢之藍連年高速增長,從50億直接飆升至百億。

洋河的腳步,究竟是如何與行業規律共鳴的? 本文爲您揭祕。

第一步:產品結構的奧祕:虹吸效應和槓桿效應

回顧過往,當年和洋河同樣資質的企業有很多,比洋河強的也大有人在,可爲什麼只有洋河取得了罕見的成果——最核心的差異,就在於洋河產品線的力量:產品的穩定性和發展的漸進性。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洋河把藍色經典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作爲企業的主推產品,十多年來聚焦推進,堅定不移。而在產品的發展次序上,從主推百元價位的海之藍,到三百元價位的天之藍,再到高端價位的夢之藍,支點穩定、有序地進行着上移。反觀其他很多企業,之所以業績起落、徘徊,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主推產品反反覆覆,不堅定,價位節奏或滯後或激進,不清晰。

我們認爲,一條好的產品線要具備兩大效應:虹吸效應和槓桿效應。虹吸效應指的是“當一個產品在某價位段做得足夠大時,會把兩端的價位稀釋掉”,這要求企業在每一個階段,最好只聚焦一個機會價位進行突破。只有聚焦力量,把價位做深,纔能有長久穩定的立足;至於槓桿效應,首先指的是產品線要成爲槓桿,各產品間要有聯動性,相互能聯想,能帶動。其次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對接時代,將企業產品槓桿的支點不斷向前推進,從而拓寬企業空間,實現生命力的持續生長。

洋河的產品線設置和發展正是具備了這樣的特徵。當年藍色經典推出之時,海之藍抓住口子窖100元左右以及五糧春158元間的價格空隙,以128元的終端價格切入,而在品牌推廣中,洋河將80%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在了海之藍上,最終完成了與五糧春等名酒系列酒以及口子窖等地產龍頭的競爭,實現了海之藍在該價位上的深度突破,建立了洋河最根本的品牌根基。

此外,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的品牌聯想性也很好,聯動力強,能相互帶動,海之藍的深度突破和站位幫助高價位的天之藍和夢之藍建立了認知。

2008年前後,環境發生變化,海之藍已經成爲全國範圍內的大單品,洋河把產品槓桿的支點上移到了天之藍,與以劍南春爲代表的全國次高端名酒展開競爭。這時候,洋河的推廣力量聚焦到了天之藍,幾年時間,洋河再次實現了在全國範圍內三百元價位的突破。

2016年,行業顯示出消費升級,洋河天之藍成了全國性的大單品,洋河又把產品槓桿的支點上移到了夢之藍。

產品支點上移,聚焦夢之藍進行推廣,這是洋河對接消費升級的第一步!

第二步:品牌競爭戰略的奧祕:明確消費者認知優勢

與這一輪消費升級同時發生的,是整個白酒行業的集中化進程加劇,以及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在這兩大環境變化的驅使下,白酒企業應對競爭的能力要求被大幅提升,企業必須找到和明確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原點”(也就是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相對競品的認知優勢),然後去充分強化它,放大它。

從洋河自身來看,洋河品牌過往的核心訴求是“綿柔”。但對消費者來說,高端產品在品質上並無明顯的“好壞”差異,這麼高的價格,消費者會默認都是好酒。因此,洋河的海之藍可以訴求“綿柔”,但是對夢之藍來說,“綿柔”顯然是無法支撐其“不同之處”,從而成爲消費者消費的理由的。

而夢之藍過往的“中國夢,夢之藍”的感性共鳴,也慢慢的失去了領先性。

在這種情況下,洋河開始了系統性的消費者認知調研。調研發現,在那些高端消費羣體心目中,相比於其他的高端名酒,洋河夢之藍是一種“新形象”、“新力量”的代表,這就是消費者心目中夢之藍與競品最大的不同!

基於此,洋河明確了“新國酒”的品牌競爭戰略。這是洋河對接消費升級的第二步!

第三步:營銷模式的奧祕:圍繞品牌競爭戰略進行落地配稱

從渠道盤中盤,到消費者盤中盤,再到522工程;從藍色經典整體傳播到海、天、夢各產品進行品牌化傳播,洋河的營銷模式始終在與時俱進。

近兩年,面對媒體去中心化、廣告模式效率降低的營銷環境,很多名酒企業開始更多的用行動去塑造品牌,而洋河也在率先轉型。

圍繞“新國酒”的品牌競爭戰略,洋河做了以下營銷配稱內容:

1、創造優質內容。首先,在品質故事上輸出了“頭排酒”、“三低工藝”、“東北虎和西北狼爲什麼喝不過華東小綿羊”等優質品質故事;其次是優質欄目,與“經典詠流傳”、“知識的力量”等調性一致的熱門欄目關聯,實現品牌傳導。更重要的是,不斷與G20峯會、一帶一路等國家大事件關聯, 強化“每逢大事必有夢之藍”的消費者印象,以此來凸顯其“新國酒”的品牌力量。

2、創造優質場景。通過“封藏大典”、“頭排酒·開窖節”、“綿柔之旅”、“新國酒之夜”等優質場景,實現了與核心消費羣體的深度溝通。另外還有“公益研究院”這種連續場景,圍繞高端人羣關注的公益話題持續開展。

3、創造優質社羣。爲了進行夢之藍的核心消費羣體培育和維繫,洋河在各地成立了“夢想匯”組織,並匹配了專門的“品推部”進行運營。在夢想匯體系中,圍繞消費羣體,像“築夢大講堂”這樣的高端體驗活動會常年展開。

4、探索數字化。在“銷”的數字化上,洋河的SFA系統已經在全國各區域推進落地;而在“營”的數字化上,企業也成立了“數字化中心”進行業務探索。

這些圍繞品牌競爭戰略做出營銷配稱行動,總結起來,實際上就是盛初諮詢提出的“四化模型“:品牌IP化、終端場景化、消費者社羣化、行動數字化。它的實施,是洋河對接消費升級的第三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