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犀牛在自然界没有专门捕猎它们的天敌,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受到来自掠食动物的威胁,而且体型和力量强悍,看上去是比较无敌的,幸亏它们吃草,如果犀牛是食肉动物的话,估计跟恐龙再世也没什么区别。比如说,并不是所有的犀牛都很暴脾气,实际上基本只有育幼期的雌性犀牛性格很敏感,巨大的身躯、厚厚的皮肤和尖角说到底只是自我防卫的手段,而路过的掠食动物只要没饿昏头对犀牛主动发起攻击,犀牛一般也不会过于紧张,最多是跑几步将食肉动物驱赶开。

大部分食草动物都是自然界中比较弱小的存在,经常成为掠食动物们的口粮。但这个世界很奇妙,有些动物虽然是吃草的,但本身却十分强大,甚至很少有掠食动物敢找它们的麻烦。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食草动物界的三位大佬:象、河马、犀牛。

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都可以凭借力量和体型跻身于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之列;河马虽然在陆地上不太灵活,可一旦进了水域就连凶恶的鳄鱼都不敢轻易招惹它们;犀牛不但有一身厚实板甲,还有长长的尖角,奔跑起来就像装甲战车,攻击力和防御力都不容小觑。

犀牛科现存5种动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其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白犀牛也有两个亚种:北白犀和南白犀,南白犀目前是数量最多的,而北白犀……我们一会儿再说。

先来讲讲大家对犀牛的第一印象吧——块头巨大、身披坚甲、头顶有角,奔跑时宛如战车冲锋,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用八个字来形容大概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虽然犀牛是正儿八经的食草动物,主要进食草、树叶、树皮、嫩枝、花朵、果实、种子,但非洲大陆上即便是狮子、花豹、斑鬣狗这样的食肉动物也不愿主动去招惹犀牛,甚至连犀牛的幼崽都很少去骚扰。

因为繁殖期和育幼期的雌性犀牛脾气很暴躁,对幼崽有极强的保护欲,时刻都呆在幼崽身边,不允许任何潜在威胁靠近。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幼年犀牛,似乎比其他食草动物的幼崽更活泼,我们经常能在纪录片中看到小犀牛左右横跳、各种撒欢儿,还会追着斑马、鸵鸟等动物到处乱跑,不为了别的,只是好玩而已。

成年白犀牛的体长约3.3~4米,肩高约1.6~1.9米,雌性平均重量为1700公斤,雄性平均重量为2300公斤,已证实最重的白犀牛为3600公斤左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年白犀牛的体型就像一座小山。

受限于体重,白犀牛的奔跑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全力奔跑也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以上。

可以想象一下,一只重达两吨多的白犀牛以超过电瓶车的速度往前猛冲,并且低下头用长度将近一米的尖角对准目标撞过去,这种破坏力是相当可怕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失去理智的犀牛甚至比大型掠食动物更恐怖。

受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人们对犀牛的误解也有很多。

比如说,并不是所有的犀牛都很暴脾气,实际上基本只有育幼期的雌性犀牛性格很敏感,巨大的身躯、厚厚的皮肤和尖角说到底只是自我防卫的手段,而路过的掠食动物只要没饿昏头对犀牛主动发起攻击,犀牛一般也不会过于紧张,最多是跑几步将食肉动物驱赶开。

特别是体型最大的白犀牛,性格非常温和,它们的野生种群数量最多,但是目前尚未有一例真实可靠的杀人记录,连伤人的案例都很少。

但即便是自带尖角、浑身披甲的白犀牛,也一样抵抗不了人类的猎枪。由于它们有两根犀牛角,所以一直以来比单角犀牛更容易遭受盗猎行为的威胁。

犀角贸易的巨额利润令很多丧心病狂的人铤而走险,白犀牛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直到20世纪末,南白犀才算是脱离了灭绝危机,数量开始稳步上升,到目前为止已超过两万余头。

但是白犀牛的另外一个亚种——北白犀,就没这么幸运了。

去年3月末,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Sudan,在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保护区中死去,享年45岁。

而北白犀这一亚种的全部剩余数量,即便是蟹老板用一只手也能数得过来了:仅剩两头雌性个体。

其实45岁对于白犀牛来说已经是步入老年了,Sudan生前也受到了妥善保护,即使在广袤的自然保护区中,它的周围也24小时都有多人持枪守护。

但是Sudan已经45岁高龄,年老多病,腿部也有旧疾感染,很难治愈,终日痛苦不堪。最终,医生为它实施了安乐死。

至此,世上再无雄性北白犀。

犀牛在自然界没有专门捕猎它们的天敌,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受到来自掠食动物的威胁,而且体型和力量强悍,看上去是比较无敌的,幸亏它们吃草,如果犀牛是食肉动物的话,估计跟恐龙再世也没什么区别。

但犀牛是食草动物,且与世无争,所以即便个体强大,也仍然无法在人类的武器下逃生,人类猎杀它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犀角。

也许将来犀牛也会像亚洲象那样,在缓慢演化中形成人为干预的自然选择,渐渐不再长出漂亮的角,想想真的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萌宠温情时刻#

相关文章